[发明专利]一种批量启动微服务的可视化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56811.5 | 申请日: | 2018-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8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智恒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G06F11/3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代群群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化系统 部署 服务 自适应纠错 服务管理模块 权限管理模块 项目管理模块 自动纠错模块 基本信息 录入信息 启动管理 云计算 脚本 配置 登录 替换 权限 创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批量启动微服务的可视化系统及方法,属于云计算技术领域。一种批量启动微服务的可视化系统,包括权限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微服务管理模块、启动管理模块和自适应纠错模块。一种批量启动微服务的方法,包括步骤:部署人员登录可视化系统,获得相应权限;部署人员通过可视化系统创建部署项目,配置项目的基本信息;部署人员通过可视化系统,配置项目下属的微服务的录入信息及启动顺序;部署人员通过可视化系统对微服务进行批量启动;对所述微服务的启动进行自适应纠错处理的步骤。本发明通过在可视化系统中加入自动纠错模块,减少了人为替换脚本的风险,提高了对不同部署环境的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云计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批量启动微服务的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微服务是一种新兴的软件架构,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企业中劳动分工协作的需要,微服务的应用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的单体式应用,较传统的单体式应用,微服务易于开发和维护、启动较快、局部修改容易,部署以及技术栈不再受限,它可扩展单个组件而不是整个应用程序堆栈,从而满足服务等级协议。目前,在软件架构领域,微服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微服务在部署方面也迎来了分布式部署难度及复杂度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现有的微服务部署普遍主要采用面向服务器终端进行直接部署的方法,这一方法让服务器端直接暴露在运维实施人员面前,给客户的生产环境带来严重的人为操作风险,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客户的核心应用服务宕机及数据丢失,酿成严重的线上生产事故。有些企业也开始使用jenkins等持续集成工具进行部署,这种部署规避了运维及部署人员人为操作生产环境的风险,但通常一个微服务系统包含数十个微服务模块,通过传统的持续集成工具无法满足当前云平台快速迭代及更新的要求,需要采用批量启动脚本来进行批量启动;当前有一小部分企业采用脚本对微服务进行批量启动,但是仍然无法规避人为编辑脚本导致的线上事故问题,采用脚本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批量启动的脚本会因实施环境不同,受到运行环境、参数、端口等因素影响无法启动。
公开号为CN106533805A,公开日为2018年3月22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微服务请求处理方法、微服务控制器及微服务架构。该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微服务请求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微服务请求,将微服务请求发送至微服务消息队列,向用户发送成功相应信息。该方案能够使微服务队列通过异步调用机制处理微服务请求,并直接向用户发送成功响应信息,使系统自动把发生故障的微服务排除出去,提高微服务构架的安全性。但该发明对微服务启动过程中如何实现快速批量启动并未涉及。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避免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导致线上事故,微服务无法实现快速部署、批量启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批量启动微服务的可视化系统及方法,解决了多个微服务批量启动容易出错,不能实现快速部署的问题。本发明不仅降低了微服务启动过程中事故的发生概率,还能够降低部署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批量启动微服务的可视化系统,所述可视化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1)权限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部署人员的权限信息;
(2)项目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项目的基本信息;
(3)微服务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项目下属的微服务的录入信息及编排启动顺序;
(4)启动管理模块,用于多个微服务同时部署及结果反馈;
所述可视化系统还设有自适应纠错模块,用于对所述微服务的启动进行自适应纠错处理。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项目管理模块中,基本信息包括项目的名称和版本、源代码控制系统版本以及人员管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智恒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智恒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68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