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隧道运营状态检测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5549.2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8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韩自力;马伟斌;安哲立;杜翠;王志伟;许学良;柴金飞;郭小雄;马超锋;邹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朱绘;张文娟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隧道 运营 状态 检测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运营状态检测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作为检测监测目标的所有铁路隧道中确定风险隧道;在对所有隧道进行周期/日常检测的基础上对所述风险隧道进行实时的重点监测;其中,确定风险隧道,包括:根据所述铁路隧道的周期/日常检测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铁路隧道是否为风险隧道。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对全体隧道进行常规的周期/日常检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风险隧道进行全天候的重点监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获取更加及时、全面的隧道检测监测结果,从而有效预防隧道病害或在隧道病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隧道运营状态检测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病害大多采用全站仪、经纬仪以及静力水准仪等设备进行检测,进行检测时,需要由一专门工作人员手持检测设备在机械或导轨车上来对隧道内壁进行检测上,这样通过机械或导轨车的行走也就可以实现对隧道的病害进行数据采集。
然而,对于现有的这种方法来说,由于人工操作存在不稳定性,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数据普遍存在误差率大的问题。并且,人工检测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不能及时发现突发的隧道病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隧道运营状态检测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作为检测监测目标的所有铁路隧道中确定风险隧道;
在对所有隧道进行周期/日常检测的基础上对所述风险隧道进行实时的重点监测;
其中,确定风险隧道,包括:
根据所述铁路隧道的周期/日常检测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铁路隧道是否为风险隧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周期/日常检测包括:
基于检测车的周期性检测;
和/或,
人工日常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重点监测包括:
内力监测;
变形监测;
环境监测;
和/或
视频监控。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风险隧道内架设导轨,利用隧道衬砌状态检测监测装置沿所述导轨进行周期性巡检,从而对所述风险隧道的变形状态进行检测监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铁路隧道施工完成后对隧道进行验收检测;
确定风险隧道,还包括:
基于所述验收检测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铁路隧道是否为风险隧道。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风险隧道,还包括:
在所述铁路隧道施工前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和/或隧道施工设计方案判断所述铁路隧道是否为风险隧道。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风险隧道,还包括:
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数据判断所述铁路隧道是否为风险隧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一保存所述周期/日常检测的检测结果以及所述重点监测的监测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析所述周期/日常检测的检测结果,生成非风险隧道状态分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5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