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煮饺子用电磁加热锅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55109.7 | 申请日: | 2018-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8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晓雯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16;A47J36/24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34108 | 代理人: | 孟力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饺子 搅拌轴 锅盖 通气 内隔板 导电线圈 内部设置 涡轮叶片 出气阀 磁加热 导气管 上表面 内锅 加热 接通 隔板 电磁涡流 加热效率 内锅表面 散开 搅拌叶 密封垫 水蒸汽 体内部 主锅体 底端 下端 粘锅 主锅 底座 破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煮饺子用电磁加热锅,包括主锅体和锅盖,主锅体内部设置底座和内锅,锅盖内部设置内隔板,内隔板下端设置密封垫,内锅表面设置导电线圈,内隔板上表面设置有通气仓,通气仓和内锅之间通过导气管接通,导气管设置在内隔板上,锅盖上表面设置出气阀,出气阀接通通气仓,锅盖内部设置搅拌轴,搅拌轴底端设置搅拌叶,搅拌轴在通气仓的部分设置涡轮叶片,本发明通过利用导电线圈的电磁涡流效应,对饺子进行加热,使热量从内部散开,提高了加热效率,缩短煮饺子的时间,同时通过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汽对涡轮叶片的推动,带动搅拌轴对饺子进行搅拌,避免了煮饺子时饺子粘锅而导致饺子破碎,提高了饺子的口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食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煮饺子用电磁加热锅。
背景技术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传统的煮饺子所用的汤锅在煮饺子过程中,热量由外向内对饺子进行加热,导致热量利用率较低,并且为了防止饺子发生粘锅现象,需要人工进行搅拌,操作上不方便,影响饺子的完整度和口感,并且揭开锅盖时,使大量的热量流失,延长了饺子煮熟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煮饺子用电磁加热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煮饺子用电磁加热锅,包括主锅体和锅盖;所述主锅体内部设置底座和内锅;所述锅盖内部设置内隔板;所述内隔板下端设置密封垫;所述内锅表面设置导电线圈;所述内隔板上表面设置有通气仓;所述通气仓和内锅之间通过导气管接通;所述导气管设置在内隔板上;所述锅盖上表面设置出气阀;所述出气阀接通通气仓;所述锅盖内部设置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底端设置搅拌叶;所述搅拌轴在通气仓的部分设置涡轮叶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下方设置防滑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锅体外壁上设置电源插口,并且主锅体上设置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同时主锅体顶部设置锅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线圈选用铜材质,并且导电线圈电连接电源插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锅盖右侧设置第三把手;所述第三把手能够贴合第一把手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隔板下端设置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设置滤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与内隔板的接触处设置固定轴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锅盖上表面设置保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利用导电线圈的电磁涡流效应,对饺子进行加热,使热量从内部散开,提高了加热效率,缩短煮饺子的时间,同时通过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汽对涡轮叶片的推动,带动搅拌轴对饺子进行搅拌,避免了煮饺子时饺子粘锅而导致饺子破碎,提高了饺子的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煮饺子用电磁加热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煮饺子用电磁加热锅中第一把手和第三把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煮饺子用电磁加热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晓雯,未经侯晓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5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烹饪数据的显示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层多功能高压蒸烤一体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