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压燃气热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4304.8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6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键;刘云;郭飞;王龙强;范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燃气热水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腔和燃气进气管路,燃气进气管路与燃烧腔连接,燃气进入燃烧腔内燃烧,燃烧腔上设置有废气排放管路,废气排放管路内设置有涡轮装置,燃气进气管路上设置有增压装置,所述的涡轮装置与增压装置连接,涡轮装置转动时驱动增压装置对燃气进行增压。本发明的燃气热水器可以回收利用废气的动能和热能对燃气进行增压,不仅能够保证燃气进气压力及稳定性,能够保证匹配最佳燃烧工况,保证出水的温度和稳定性,还可以降低能耗与成本,大大提高用户洗浴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水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增压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器是一种燃烧燃料将热量传递给水的快速型热水器,越来越受到普通家庭用户的欢迎。但燃气热水器的燃烧效果会受到用户家庭供气条件的限制,部分用户家会由于总体管网供气压力不足或者用气高峰时燃气供应不足,出现燃气热水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影响出热水的速度和用户洗浴体验。
目前我国燃气压力最大在3000Pa左右,但是用气高峰时燃气压力严重不足,这势必会造成以下问题:一是用气高峰时气压可能会低于1000Pa,导致燃气热水器无法正常启动;二是、根据燃气热水器工作原理,气压小时直接影响热水出水速度;三是气压的稳定性差,影响出水温度的稳定性,这些都会在使用中被用户直接感受到,极大影响用户体验。
目前市场中没有相关燃气增压热水器产品,压力偏低时仅仅通过控制比例阀来调节燃气与空气的比例,通过增大比例阀开度来提高比例阀后方燃气的稳压性,但当燃气的压力低于1000Pa以下时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有限。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燃气进行增压的燃气热水器,可以保证匹配最佳燃烧工况,保证出水的温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压燃气热水器。本发明的燃气热水器可以回收利用废气的动能和热能对燃气进行增压,不仅能够保证燃气进气压力及稳定性,能够保证匹配最佳燃烧工况,保证出水的温度和稳定性,还可以降低能耗与成本,大大提高用户洗浴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压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腔和燃气进气管路,燃气进气管路与燃烧腔连接,燃气进入燃烧腔内燃烧,燃烧腔上设置有废气排放管路,废气排放管路内设置有涡轮装置,燃气进气管路上设置有增压装置,所述的涡轮装置与增压装置连接,涡轮装置转动时驱动增压装置对燃气进行增压。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废气排放管路内部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将废气排放管路内部分隔成第一排放腔和第二排放腔,所述的涡轮装置设置在第一排放腔或第二排放腔中;
优选的,所述的分隔结构为沿着废气排放管路的中轴线设置的分隔板,第一排放腔和第二排放腔的截面均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方案,废气排放管路内部还设置有腔室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排放腔和/或第二排放腔的打开/关闭;
优选的,所述的腔室控制装置包括驱动件和阻挡件,驱动件带动阻挡件动作,打开/关闭第一排放腔和/或第二排放腔。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阻挡件设置在分隔板上远离燃烧腔的一端,并与第一排放腔和/或第二排放腔的截面相配合,所述的驱动件带动阻挡件转动,截断第一排放腔或第二排放腔;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件包括电机,电机带动阻挡件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转动,截断第一排放腔或第二排放腔。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阻挡件包括一体设置的半圆挡板和连接部,连接部与驱动件连接,半圆挡板的直线边缘与分隔板远离燃烧腔的端部转动连接,驱动件通过连接部带动半圆挡板围绕直线边缘转动,以遮挡第一排放腔或第二排放腔的开口,截断第一排放腔或第二排放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43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