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槽加工用铣削刀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3731.4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8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2 | 分类号: | B23C5/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14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刃 刀身 铣削刀具 小槽 刃磨 折损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槽加工用铣削刀具,包括刀身(1)、刀刃A(2)、刀刃B(3),其特征在于:在刀身(1)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刀身(1)为一体的刀刃A(2)、刀刃B(3)。本发明刃磨方便,不易折损,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铣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槽加工用铣削刀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类零件小槽的铣削加工用的立铣刀使用频繁,铣削加工时,立铣刀与工件接触铣削加工,立铣刀易折损造成报废,即使未折损的刀具,在刀刃磨损后需专用设备进行重刃磨后才能使用。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8363920,公开号207629275U,具体公开了一种立铣刀, 包括呈圆柱体的柄部和位于柄部端头的刀头,所述刀头的侧壁螺旋设有四个沟槽,四个所 述沟槽于刀头顶部形成四个刃部,所述刃部包括刀面、顶面和后角面,所述顶面为刃部的水 平端面,所述刀面和后角面均为直面,所述刀面和后角面成角范围为120°~150°,所述刀面 和顶面相交形成锋线,所述锋线于刀面外侧朝顶面内侧弯曲形成镰形曲线,所述镰形曲线 位于沟槽的上沿,相邻的所述刀面和所述后角面形成内沟角,所述内沟角范围为45°~75°。其缺点在于,由于刃磨机的磨头与刀刃的刃口形状不匹配,刃磨时要磨掉更多的刀刃材料,才能将折损部去掉,且刀刃后面是沟槽,支撑刀刃的部分少,刀刃易折损,导致刃磨难,易折损,生产成本高。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刃磨方便,不易折损,成本低的小槽加工用铣削刀具。
本发明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小槽加工用铣削刀具,包括刀身、刀刃A、刀刃B,其中:在刀身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刀身为一体的刀刃A、刀刃B。
所述刀身中部是圆柱形,两端是圆锥型。
所述刀刃A切削刃为半开刃的弯月形。
所述刀刃A可径向进刀,也可轴进刀。
所述刀刃B切削刃为半开刃的弯月形。
所述刀刃B可径向进刀,也可轴进刀。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在刀身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刀身为一体的刀刃A、刀刃B。刀身中部是圆柱形,两端是圆锥型。刀刃A切削刃为半开刃的弯月形。刀刃A可径向进刀,也可轴进刀。刀刃B切削刃为半开刃的弯月形。刀刃B可径向进刀,也可轴进刀。切削时,刃口与零件接触的压力在半开刃结构处,比现有沟槽刀刃牢固,支撑面广,且磨刃口的磨头是圆型,旋转磨刃,磨成半开刃型更方便,磨掉的部份材料少,更节约材料,总之;本发明刃磨方便,不易折损,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本发明工件右视图。
图中标记;
1、刀身;2、刀刃A;3、刀刃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小槽加工用铣削刀具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的一种小槽加工用铣削刀具,包括刀身1、刀刃A2、刀刃B3,其中:在刀身1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刀身1为一体的刀刃A2、刀刃B3。
所述刀身1中部是圆柱形,两端是圆锥型。
所述刀刃A2切削刃为半开刃的弯月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37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插铣刀刀杆
- 下一篇:一种面向复合材料铣孔的双螺旋侧刃铣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