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剐蹭的3D打印方法以及一种3D打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2563.7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9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雷祖全;陈少煌;何建宏;甘杰家;许建波;刘鹏宇;陈根余;陈焱;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10/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剐蹭 打印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剐蹭的3D打印方法以及一种3D打印系统,所述3D打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平台上设定供粉起始位置以及供粉结束位置;刮粉轴将粉末从供粉起始位置刮到供粉结束位置,形成层片,并且刮粉轴停留在供粉结束位置;对层片进行激光打印;平台下降计算高度,所述计算高度为上一层的层高与预设高度之和;刮粉轴移动到供粉起始位置;平台上升预设高度;重复步骤,直至打印出完整的产品。所述刮粉轴在返回供粉起始位置之前,所述平台先带动已成型的产品下降一个高度,随后刮粉轴再返回供粉起始位置,避免产品上烧结翘起的部分干扰刮粉轴的返回运动,从而避免刮粉轴的损坏,提高刮粉轴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剐蹭的3D打印方法以及一种3D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3D打印技术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各种3D打印系统也逐步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当中。在进行3D打印时,常通过减材系统来配合实现,增减材复合加工系统是一种将增材制造与减材加工一体的复合系统,使得两种系统优势互补。
而3D打印常规为铺粉式3D打印,其利用经聚焦的低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金属粉末,使被照射的金属粉末迅速烧结,同时借助控制氧含量、气压、温度,从而实现将金属粉末烧结成形,逐层打印,最终实现3D打印。
但是,打印过程中,会由于使用金属粉末打印而导致激光烧结翘起,若是每打印一层刮粉轴直接来回刮粉,刮粉轴回到供粉起始位置过程中会与已成型的产品发生剐蹭,使用的刮粉轴会因剐蹭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剐蹭的3D打印方法以及一种3D打印系统,解决刮粉轴在回到供粉起始位置的过程中容易与烧结翘起的产品发生剐蹭的问题。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剐蹭的3D打印方法,所述3D打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平台上设定供粉起始位置以及供粉结束位置;步骤2、刮粉轴将粉末从供粉起始位置刮到供粉结束位置,形成层片,并且刮粉轴停留在供粉结束位置;步骤3、对层片进行激光打印;步骤4、平台下降计算高度,所述计算高度为上一层的层高与预设高度之和;步骤5、刮粉轴移动到供粉起始位置;步骤6、平台上升预设高度;步骤7、重复步骤2-6,直至打印出完整的产品。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平台的表面图像;根据所述表面图像,识别平台的两端边,并以其一端边为供粉起始位置,以另一端边为供粉结束位置。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预设高度范围为0.01mm至0.05mm。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动态聚焦单元先后调整激光器射向振镜的激光为大光斑和小光斑,大光斑激光为层片预热,小光斑激光为层片加工。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3D打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抽取空气,使平台上方处于真空状态。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3D打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入惰性气体,并且所述惰性气体在循环运动时净化过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3D打印系统,所述3D打印系统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3D打印方法,所述3D打印系统包括处理器、平台、供粉缸、刮粉轴、激光组件、升降组件,其中,所述处理器在平台上设定供粉起始位置以及供粉结束位置;直至打印出完整产品之前,所述处理器多次控制刮粉轴将供粉缸中的粉末从供粉起始位置刮到供粉结束位置,形成层片,并且刮粉轴停留在供粉结束位置;控制激光组件对层片进行激光打印;控制升降组件带动平台下降计算高度,所述计算高度为上一层的层高与预设高度之和;控制刮粉轴移动到供粉起始位置;控制平台上升预设高度。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激光组件包括动态聚焦单元、激光器以及振镜,所述动态聚焦单元先后调整激光器射向振镜的激光为大光斑和小光斑,大光斑激光为层片预热,小光斑激光为层片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2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