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语音命令识别的车窗振动监测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2532.1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2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约书亚·惠勒;斯科特·安德鲁·安曼;利亚·布施;兰贾尼·兰加拉詹;约翰·爱德华·胡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致动器 振动传感器 车窗 语音命令识别 语音命令 控制器 耦接 方法和设备 标识音频 检测音频 音频响应 振动监测 发射 响应 监测 检测 | ||
公开了监测车窗振动用于语音命令识别的方法和设备。示例性车辆包括:车窗;外层;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耦接至所述车窗以检测音频振动;音频致动器,所述音频致动器耦接至所述外层以振动所述外层;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来经由所述振动传感器检测来自用户的语音命令,基于所述语音命令标识音频响应,以及经由所述音频致动器将所述音频响应发射给所述用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语音命令识别,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语音命令识别的车窗振动监测。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车辆包括由操作人员(例如,驾驶员)控制的多个特征和/或功能。通常,车辆包括多个输入装置以支持操作人员来控制车辆特征和/或功能。举例来说,车辆可以包括支持操作人员来控制车辆特征和/或功能的按钮、控制旋钮、仪表板、触摸屏和/或触摸板。另外,在一些情况下,车辆包括通信平台,所述通信平台通信地耦接至位于车辆内的移动装置,以支持操作人员和/或另一乘员来经由移动装置与车辆特征和/或功能交互。
发明内容
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本申请。本公开总结了实施例的各方面,并且不应用于限制权利要求。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构思了其它实现方式,这当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附图和详细描述时将明显,并且这些实现方式意图落入本申请的范围内。
示出了监测车窗振动用于语音命令识别的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性公开的车辆包括:车窗;外层;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耦接至所述车窗以检测音频振动;音频致动器,所述音频致动器耦接至所述外层以振动所述外层;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来经由所述振动传感器检测来自用户的语音命令,基于所述语音命令标识音频响应,以及经由所述音频致动器将所述音频响应发射给所述用户。
示例性公开的方法包括经由振动传感器检测用户的语音命令。振动传感器耦接至车辆的车窗以检测音频振动。示例性公开的方法还包括经由处理器基于语音命令标识音频响应,以及经由音频致动器将音频响应发射给用户。音频致动器耦接至车辆的外层,以振动所述外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可以参考以下附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附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可以省略相关元件,或者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夸大了比例,以便强调和清楚地说明本文所描述的新颖特征。另外,如本领域中所已知的,系统部件可以不同地布置。另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几个视图中表示对应的零件。
图1示出根据本文的教导的示例性车辆。
图2是图1的车辆的电子部件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文的教导的用于监测车窗振动以识别语音命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发明可以以各种形式体现,但是附图中将示出并且下文中将描述一些示例性和非限制性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被认为是本发明的示例,而并非意图将本发明限制于所示出的特定实施例。
通常来说,车辆包括由操作人员(例如,驾驶员)控制的多个特征和/或功能。通常,车辆包括多个输入装置以支持操作人员来控制车辆特征和/或功能。举例来说,车辆可以包括支持操作人员来控制车辆特征和/或功能的按钮、控制旋钮、仪表板、触摸屏和/或触摸板。另外,在一些情况下,车辆包括通信平台,所述通信平台通信地耦接至位于车辆内的移动装置,以支持操作人员和/或另一乘员来经由移动装置与车辆特征和/或功能交互。
近来,一些车辆包括传声器,所述传声器支持位于车辆的车厢内的操作人员来与车辆特征和/或功能可听地交互(例如,经由数字个人助理)。然而,当操作人员位于车辆的车厢外侧时,所述传声器位于车厢内并且可能无法检测来自车辆的操作人员的音频命令。另外,由于因恶劣天气条件和/或与其它物体接触而可能损坏,所以所述传声器可能无法位于车辆的车厢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2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