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接听手机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2031.3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8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敏;任彦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主耳机 来电信号 蓝牙耳机 手机通话 音频发送 音频来源 自动接听 音频流 预设 断开信号 技术效果 目标设备 实时检测 信息确定 预设设备 自动获取 转接 角色 断开 耳机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接听手机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AG角色与主耳机连接,并实时检测兼顾手机的来电信号;如果获取到兼顾手机的来电信号,则根据来电信号和预设设备转接信息确定主耳机的音频来源;如果音频来源为兼顾手机,则以HF角色连接主耳机,并将兼顾手机的音频发送至主耳机,以及将来自主耳机的音频发送至兼顾手机;如果获取到兼顾手机的手机断开信号,则断开与兼顾手机的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蓝牙耳机存在仅能获取一个目标设备的预设音频流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使一个蓝牙耳机自动获取多个设备的预设音频流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手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接听手机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蓝牙耳机通常包括主耳机和副耳机,主耳机设置有蓝牙机构,由于该蓝牙机构同时只能连接两个设备,且主耳机和副耳机通常为单声道,因此主耳机需要始终连接副耳机,这样主耳机只能连接一个目标设备,通常为手机,然后接收该目标设备的音频流,并将麦克采集的声音发送至该目标设备。因此,现有技术的蓝牙耳机存在仅能连接一个目标设备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接听手机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蓝牙耳机存在仅能连接一个目标设备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接听手机通话的方法,应用于由蓝牙耳机、主设备和兼顾手机所成系统的主设备,其中,所述主设备和所述兼顾手机均设置有蓝牙模块,蓝牙耳机包括主耳机,以及与所述主耳机常连接的副耳机,包括:
以AG(Audio Gateway,简称AG)角色与所述主耳机连接,并实时检测所述兼顾手机的来电信号;
如果获取到所述兼顾手机的来电信号,则根据所述来电信号和预设设备转接信息确定所述主耳机的音频来源;
如果所述音频来源为所述兼顾手机,则以HF(Hands-Free Unit,简称UF)角色连接所述主耳机,并作为转发设备将所述兼顾手机的音频发送至所述主耳机,以及将来自所述主耳机的音频发送至所述兼顾手机;
如果获取到所述兼顾手机的手机断开信号,则断开与所述兼顾手机的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接听手机通话的装置,应用于由蓝牙耳机、主设备和兼顾手机所成系统的主设备,其中,所述主设备和所述兼顾手机均设置有蓝牙模块,蓝牙耳机包括主耳机,以及与所述主耳机常连接的副耳机,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以AG角色与所述主耳机连接,并实时检测所述兼顾手机的来电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如果获取到所述兼顾手机的来电信号,则根据所述来电信号和预设设备转接信息确定所述主耳机的音频来源;
第一连接模块,用于如果所述音频来源为所述兼顾手机,则以HF角色连接所述主耳机,并作为转发设备将所述兼顾手机的音频发送至所述主耳机,以及将来自所述主耳机的音频发送至所述兼顾手机;
第一断开模块,用于如果获取到所述兼顾手机的手机断开信号,则断开与所述兼顾手机的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接听手机通话的方法,应用于由蓝牙耳机、主设备和兼顾手机所成系统的手机,其中,所述主设备和所述兼顾手机均设置有蓝牙模块,蓝牙耳机包括主耳机,以及与所述主耳机常连接的副耳机,包括:
如果来电需要转接,则使所述主设备以AG和HF双重角色连接所述主耳机,并通过所述主设备转发与所述主耳机的通话音频,以实现与所述主耳机的通话;
如果通话结束,则断开与所述主设备的连接,以及使所述主设备停止以HF角色连接所述主耳机。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手机设备,所述手机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2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