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智能相机的光学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51490.X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1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刘森;陈艺敏;陈艺龙;韩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能士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00;G02B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智能 相机 光学 成像 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智能相机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线入射方向,从物面一侧至像面一侧,由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孔径光阑、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像面组成,所述第一透镜为弯月型负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平凹型负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平凸型正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凸型正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弯月型负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弯月型正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组成一组胶合透镜组;
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光学间隔为2.74mm,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光学间隔为3.72mm,所述第三透镜与孔径光阑的光学间隔为1.86mm,所述孔径光阑与第四透镜的光学间隔为0.57mm,所述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光学间隔为1.65mm;
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
第一透镜:12≤R1≤13,3.8≤R2≤4.0,0.7≤D≤0.8,
第二透镜:R1=∞,3.5≤R2≤3.7,0.6≤D≤0.7,
第三透镜:6≤R1≤7,R2=∞,2.3≤D≤2.5,
第四透镜:9.0≤R1≤10.0,-2.9≤R2≤-2.7,1.5≤D≤1.8,
第五透镜:-2.9≤R1≤-2.7,-7≤R2≤-6,1.0≤D≤1.2,
第六透镜:10≤R1≤11,43≤R2≤45,1.1≤D≤1.2,
其中:R1、R2分别为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值,单位为毫米、D为透镜的中心厚度值,单位为毫米;
所述第一透镜的材质为H-K9L;所述第二透镜的材质为H-QK3L;所述第三透镜的材质为H-ZF12,所述第四透镜的材质为H-LAK11;所述第五透镜的材质为H-ZF52A;所述第六透镜的材质为H-LAF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相机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靠近物面一侧为平面,所述第三透镜靠近像面一侧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相机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透镜组的焦距满足:11mm<fz<12mm,其中fz为胶合透镜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相机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后截距为4.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相机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外口径一致均为φ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能士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能士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14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广角微型光学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人脸识别系统的光学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