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0879.2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7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冯佳茵;马玉涛;晁晓娟;马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优全智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G07C1/10;A61B3/10;A61B5/021;A61B5/024;A61B5/08;A61B5/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麻吉凤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管 方法和装置 打卡操作 目标类型 生命体征 人力资源 身份标识 用户授权 有效监管 地点处 监测 匹配 投保 核实 保险 |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其中,所述待监管人员为投保用户授权的人员;依据所述打卡操作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对应的监管时间、监管地点以及身份标识;在所述监管时间内,实时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确定所监测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目标类型;执行与所述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该监管方法能够对各待监管人员进行有效监管,无需保险人员进行管监核实,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保险理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保险行业,针对新兴行业特别是碎片化的场景创新中,仍没有较为成熟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同时因为风控严谨性要求,造成大量此类人员、企业及业务场景无法承保。
目前没有有效的技术风控手段鉴别投保人及被保险人以及承保范围要素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如果采用线下作业模式会大大的增加所投入的保险人员的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监管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监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其中,所述待监管人员为投保用户授权的人员;依据所述打卡操作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对应的监管时间、监管地点以及身份标识;在所述监管时间内,实时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确定所监测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目标类型;执行与所述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
优选地,在所述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投保用户的注册操作;接收所述投保用户输入的监管地点以及监管时间;生成保单口令标识;接收所述投保用户的缴费操作;确定缴费成功后,设置所述保单口令标识有效,其中,所述保单口令标识为所述投保用户所投保单的标识,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所述监管地点、所述监管地点和所述投保用户。
优选地,所述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的步骤,包括:接收所述待监管人员输入的保单口令标识;判断所述待监管人员的当前位置与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所述监管地点是否匹配,且当前时间与所述保单口令标识对应的所述监管时间是否匹配;若均匹配,接收所述待监管人员输入的用户信息和身份认证信息;建立所述监管时间、所述监管地点、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身份认证信息以及所述待监管人员的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完成本次打卡操作。
优选地,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类型包括:安全类型、危机类型以及危险类型,所述执行与所述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的步骤,包括: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安全类型时,继续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机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存在出险风险,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待监管人员及时调整自身状态;当所述目标类型为危险类型时,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已出险,执行理赔流程。
优选地,所述执行理赔流程的步骤包括:上报所述待监管人员的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信息中包含身份证信息;采集所述待监管人员的身份认证信息,其中,所述身份认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人脸图像、指纹信息以及虹膜信息;当所述身份认证信息通过验证时,上传理赔单据。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监管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监管人员的打卡操作,其中,所述待监管人员为投保用户授权的人员;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打卡操作确定所述待监管人员对应的监管时间、监管地点以及身份标识;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监管时间内,实时对所述待监管人员在所述监管地点处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监测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属的目标类型;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与所述目标类型匹配的监管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优全智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优全智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0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养老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规则校验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