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金属粉体材料制造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0130.8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8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励达;徐飞鹏;程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众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尹慧晶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装置 金属粉体材料 打印 集粉系统 加料装置 熔炼装置 制造设备 高频感应加热 从上至下 高纯度镍 管路连接 金属粉末 金属粉体 依次设置 出料口 高熔点 进料口 预合金 铌合金 熔炼 棒材 坩埚 制备 输出 | ||
1.一种3D打印金属粉体材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加料装置、熔炼装置、雾化装置及集粉系统,所述的加料装置、熔炼装置和雾化装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雾化装置的出料口通过管路连接集粉系统的进料口,输出金属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金属粉体材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加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加料仓(6)和主加料仓(8),加料仓间设有仓门,熔炼装置包括主熔炼室(9)和副熔炼室(10),所述的主熔炼室(9)设置于主加料仓(8)的下方,主熔炼室(9)的进料口与主加料仓(8)的出料口相对应,主熔炼室(9)和副熔炼室(10)之间设有仓门,前述副熔炼室(10)用于存储预合金棒材(12)熔炼后的废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3D打印金属粉体材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级加料仓(6)内设有棒料传输机构(3),棒料传输机构(3)上设有原料盘悬挂结构(4),用于固定原料盘(11),前述原料盘(11)用于挂装预合金棒材(12);主加料仓(8)内设有机械手升降机构(5),能够抓取原料盘悬挂结构(4)并且降至主熔炼室(9)的相应位置;一级加料仓(6)和副熔炼室(10)通过管路连接第一真空泵(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3D打印金属粉体材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原料盘(11)设有4-6个卡槽,前述卡槽均匀分布在圆盘表面,各个卡槽的位置距离原料盘(11)的圆周边缘距离为3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3D打印金属粉体材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主加料仓(8)和主熔炼室(9)之间设有可自由开关的盖板,主加料仓(8)和主熔炼室(9)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第二真空泵(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3D打印金属粉体材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主熔炼室(9)中具有加热熔化装置,前述加热熔化装置包括感应加热线圈(13)和电源,所述的电源固定在主熔炼室(9)的侧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感应加热线圈(13)的两端,前述感应加热线圈(13)与其下方雾化装置的雾化器(14)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且前述感应加热线圈(13)处于预合金棒材(12)的旋转轨迹上,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13)采用紫铜圆管,锥角为40-60°,所述感应加热线圈(13)为3-4匝,从上至下采用倒锥形设计;加热熔化装置的熔炼功率和棒料进给速度相互调节使得预合金棒材(12)在感应加热线圈(13)中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熔炼功率为10~30Kw,棒料进给速度为30~60mm/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金属粉体材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雾化装置内设有雾化器(14)和雾化桶(15),所述的雾化桶(15)上部具有锥形面(16),前述锥形面(16)与雾化装置的侧壁形成预合金棒材(12)的预存空间(7);其中,雾化器(14)处于主熔炼室(9)和雾化桶(15)之间,所述雾化器(14)包括储气腔(26)及循环环形水冷结构(25),其中储气腔(26)为环形腔体,位于循环环形水冷结构(25)的下方,循环环形水冷结构(25)和储气腔(26)的内壁形成倒梯形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金属粉体材料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集粉系统包括旋风桶(17)、一级集粉装置(18)、二级集粉装置(19)、三级集粉装置(20)、一级过滤除尘装置(21)、二级过滤除尘装置(22)、除尘风机(23)以及排风口(24),旋风桶(17)的进料口通过管路连接雾化桶(15)的出料口,旋风桶(17)的一出料口连接位于其下方的一级集粉装置(18),另一出料口通过管路连接二级集粉装置(19)和三级集粉装置(20),三级集粉装置(20)的后端连接排风口(24),三级集粉装置(20)和排风口(2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除尘风机(23)和气动阀门(27),一级过滤除尘装置(21)设置在二级集粉桶装置(19)与三级集粉装置(20)之间的管路上,二级过滤除尘装置(22)设置在三级集粉装置(20)与气动阀门(27)之间的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众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众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01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