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外感风热型小儿发热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9980.6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3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市新华区佑康保健按摩店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图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4 | 代理人: | 赵赞赞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数 外感风热 清热解毒 小儿发热 散热 中药制剂 治疗 板蓝根 无毒副作用 中医药理论 配方科学 药物制备 中药组方 薄荷 桑叶 射干 甘草 病因 筛选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外感风热型小儿发热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4.5‑9重量份数的桑叶,3‑6重量份数的薄荷,1.5‑3重量份数的板蓝根,3‑9重量份数的射干,3‑9重量份数的甘草。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中药组方筛选,配方科学合理,配置简单,无毒副作用,疗效短,见效快。本方以疏风散热、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对于外感风热型小儿发热的患者,针对其外感风热而引起的病因,以疏风散热为主,以清热解毒为辅,整方具有疏风散热、清热解毒之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外感风热型小儿发热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影响机体各种调节功能,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确认发热的孩子,应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小儿发热的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两种,一是外感,二是内伤。外感尤为常见,常见有四种类型:外感风寒,外感风热,外感暑湿,外感风温。外感风热型小儿发热属于小儿发热的一种证型,表现为恶寒轻,发热重,有汗或无汗,口渴,面红,小便黄,唇舌红,络脉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性强,成本低,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专门治疗外感风热型小儿发热的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治疗外感风热型小儿发热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4.5-9重量份数的桑叶,3-6重量份数的薄荷,1.5-3重量份数的板蓝根,3-9重量份数的射干,3-9重量份数的甘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外感风热型小儿发热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6重量份数的桑叶,4.5重量份数的薄荷,2重量份数的板蓝根,6重量份数的射干,6重量份数的甘草。
本发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桑叶除去杂质,搓碎,去柄,筛去灰屑,备用;
步骤二:将薄荷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匀,备用;
步骤三:将板蓝根、射干、甘草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一和步骤三中备用药物加适量水置砂锅内,煎沸后改小火煎10分钟,再加入步骤二中备用药物复煎5-10分钟后停火,捞出药渣即为成药。
使用方法:每天一付药,分三次服用,需服1-5天。
具体的各个药物成分的药理为如下:
桑叶:甘、苦,寒;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薄荷:辛,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
板蓝根:苦,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射干:苦,寒;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发明的功能及主治:本发明中桑叶体现了本方以疏风散热为主攻方向的主要治则,为君药;薄荷加强君药疏风散热的功效,为臣药;板蓝根、射干二者合用清热解毒,为佐药;甘草为调和诸药,为使药,还能加强组方清热解毒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市新华区佑康保健按摩店,未经平顶山市新华区佑康保健按摩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99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气血瘀阻型骨质增生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鱼病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