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PV基料防护性高的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高柔性软电缆制品的运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8846.4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7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合;鲁永林;邵玉和;曾天祥;张跃芳;杨业兵;胡沛霖;张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亚光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77/02;C08L51/04;C08L23/12;C08L83/04;C08L23/08;C08L61/06;C08K13/02;C08K3/22;C08K3/24;C08K3/38;C08K3/34;H01B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565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制备 防护性 接枝反应 马来酸酐 高柔性 软电缆 尼龙 电缆技术领域 马来酸酐接枝 自由基引发剂 非极性物质 高强度性能 共混相容性 改性EPDM 光稳定剂 加工性能 内润滑剂 使用寿命 稳定性能 预先混合 非极性 接枝率 抗氧剂 密炼机 强极性 共混 制备 添加剂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TPV基料防护性高的复合材料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先取马来酸酐若干份;将马来酸酐若干份加入EPDM中进行接枝反应,得到接枝率为1‑3%的EPDM‑g‑MA,接枝反应包括将EPDM、自由基引发剂和添加剂预先混合后加入到密炼机中。该基于TPV基料防护性高的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高柔性软电缆制品的运用,通过将非极性的EPDM采用马来酸酐接枝后与尼龙进行反应得到的改性EPDM,克服了EPDM作为非极性物质与强极性尼龙共混相容性差的缺点,改善TPV材料本身的共混加工性能和高强度性能,抗氧剂和光稳定剂以及内润滑剂的加入则使制备得到的TPV材料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加工稳定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TPV基料防护性高的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高柔性软电缆制品的运用。
背景技术
TPV主要由二部分组成,一是塑料作为连续相,二是橡胶作为分散相,通常橡胶需要与软化油或增塑剂与之配合,硫化剂和一些辅助助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为了降低成本或者提高某方面的性能,一些无机填料会被填加。
热塑性弹性体TPE应用逐渐深入和拓展,苯乙烯类的TPE(TPEs)虽然应用广泛,但这类材料在耐热和耐溶剂性能方面适应不了部分行业的要求,PP+EPDM共混动态硫化弹性体(TPV)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弥补了TPES类材料这方面的不足,而传统的电缆柔性较差,而造成强度低,因此使用寿命较短,使用不方便,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此提出了一种基于TPV基料防护性高的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高柔性软电缆制品的运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TPV基料防护性高的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高柔性软电缆制品的运用,具备高强度等优点,解决了在耐热,耐溶剂性能方面适应不了部分行业的要求,PP+EPDM共混动态硫化弹性体(TPV)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弥补了TPES类材料这方面的不足,而传统的电缆柔性较差,因此使用寿命较短,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高强度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TPV基料防护性高的复合材料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先取马来酸酐若干份;
2)将马来酸酐若干份加入EPDM中进行接枝反应,得到接枝率为1-3%的EPDM-g-MA,接枝反应包括将EPDM、自由基引发剂和添加剂预先混合后加入到密炼机中,当EPDM完全塑化后,分两次加入以EPDM为基准的6-8wt%的MAH,在160-180℃下密炼10-15min,经洗涤和过滤得到所述EPDM-g-MAH;
3)再将PA6和以PA6为基准的0.3-0.5wt%的三乙胺加入苯酚中,加热至140-160℃使固体溶解完全;
4)然后将溶有所述EPDM-g-MAH的二甲苯溶液加入到装有苯酚混合液的容器里,保温反应9-12h;冷却至常温后将所得反应物料倒入二甲基甲酰胺中静置沉淀1-2h,过滤得到沉淀物;
5)沉淀物在85-9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到改性EPDM,其中EPDM与PA6的重量比为5-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亚光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亚光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8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