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灌缝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8675.5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3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范咏莲;张秀华;田志宏;杨竞;钱雨;田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1 | 分类号: | C04B35/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孟旸;王丽琴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灌缝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计量,该高炉灌缝料的组成包括:占比为35%~56%的矾土熟料、占比为0%~12%的碳化硅细粉、占比为0%~18%的碳质材料、占比为4%~8%的膨胀剂、占比为5%~8%的烧结剂、占比为0%~3%的抗氧化剂、占比为21.6%~27%的结合剂、占比为0.6%~1.5%的固化剂。本发明的高炉灌缝料在使用时填充在高炉炉腹至炉身下部的各处缝隙中,施工简便,封堵效果显著,延长了高炉寿命,对钢铁生产中提高产量有利,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其使用前景非常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耐火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使用过程中维修填补缝隙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炉炉腹至炉身下部用的灌缝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使用过程中,特别是炉役中后期,由于炉体内衬长期受到的机械冲刷、热力冲击和化学侵蚀,进而出现不同的损坏而存在一些缝隙。
在出现高炉内衬与炉壳表面温度同步上升情况时,表明由于侵蚀造成的耐火材料与金属件之间的缝隙、耐火材料与耐火材料之间的缝隙、冷却壁砌体与炉壳之间的缝隙等已经成为热煤气流的通道。这些缝隙使得高温煤气得以穿过而造成炉壳红点或冷却壁烧损等状况,这时需要采用灌缝料进行灌浆维护以保证生产安全和延长高炉寿命。
灌浆的重点是要把这些缝隙用灌缝料填实封堵,以增强高炉内衬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密封性,以有效地延长高炉的生产和使用期。这种高炉维修灌浆,是在高炉维修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材质的耐火材料。对于高炉的炉腹至炉身下部的灌浆,常采用高铝-碳化硅-碳质灌缝料进行填充,包括对炉腹至炉身下部的内衬进行灌浆,和对冷却壁与炉壳之间的灌浆,所以,高铝-碳化硅-碳质灌缝料在高炉维修中的使用量非常大。而常用的灌缝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强度低、收缩过大等缺陷,灌浆后容易形成空隙,再次导致炉壳发红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高炉的顺产和长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灌缝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高温环境中的体积稳定性、密封性和耐蚀性,进而满足日益苛刻的高炉生产和维修需要,以延长高炉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炉灌缝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量,所述高炉灌缝料的组成包括:
占比为35%~56%的矾土熟料、
占比为0%~12%的碳化硅细粉、
占比为0%~18%的碳质材料、
占比为4%~8%的膨胀剂、
占比为5%~8%的烧结剂、
占比为0%~3%的抗氧化剂、
占比为21.6%~27%的结合剂、
占比为0.6%~1.5%的固化剂。
进一步,所述矾土熟料中,Al2O3的含量大于等于80%,所述矾土熟料包含矾土颗粒和/或矾土细粉,其中,矾土颗粒的粒度为0~3mm,所述矾土细粉的粒度小于等于0.088mm。
进一步,所述碳化硅细粉中,SiC的含量大于等于90%,所述碳化硅细粉的粒度小于等于0.088mm。
进一步,所述碳质材料包含:
占所述高炉灌缝料总组分的0%~15%的废石墨电极粉、
占所述高炉灌缝料总组分的0%~3%的鳞片石墨粉;其中,
所述废石墨电极粉中,C的含量大于等于96%,所述废石墨电极粉的粒度小于等于0.088mm;
所述鳞片石墨粉中,C的含量大于等于94%,所述鳞片石墨粉的粒度小于等于0.08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8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