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及飞行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8227.5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马伍元;刘晓东;葛航宇;马青;徐晨阳;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7/00 | 分类号: | B64D7/00;B64D7/08;B64D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导 弹药 空中 投放 平台 飞行器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及飞行控制系统,包括飞行器本体、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上的安装底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可发射无制导弹药的随动发射装置以及用于观测目标的光电载荷,所述随动发射装置和所述光电载荷之间同步转动,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飞行器本体之间采用减震组件连接,无制导弹药可以采用火箭弹或炮弹,与随动发射装置匹配即可,本发明针对近距离高效费比打击的需求,采用无人机作为侦查和发射平台,综合应用光电探测、随动发射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射击精度,有效提高效费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及飞行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0世纪20年代最早出现,无人机是作为训练用的靶机使用的。到了20 世纪90年代,无人机开始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已经从早期以侦察机为主,到如今的可以携带武器实现察打一体化的武装无人机。采用飞行器作为发射平台,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飞行器自身的晃动,这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发射扰动,导致机载发射比地面发射精度低。为了提高射击精度,在需要精确打击的场合一般采用精确制导导弹,但有些需要近距离打击的场合,由于弹目距离近,导弹制导时间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制导弹药精确打击的功能,而采用无制导弹药,虽然成本低,但达不到所需要的射击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及飞行器控制系统,综合应用光电探测、随动发射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射击精度,有效提高效费比。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制导弹药的空中投放平台,包括飞行器本体、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上的安装底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可发射无制导弹药的随动发射装置以及用于观测目标的光电载荷,所述随动发射装置和所述光电载荷之间同步转动,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飞行器本体之间采用减震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减震组件采用被动减震垫,所述安装底座安装在所述飞行器本体的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光电载荷和所述随动发射装置分别刚性并联在所述安装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光电载荷和所述随动发射装置直接采用捷联方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随动发射装置刚性连接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光电载荷安装在所述随动发射装置的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光电负载包括可见光成像单元、红外成像单元以及激光发射单元以及具有两轴自由度的吊舱,所述可见光成像单元、所述红外成像单元以及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容纳于所述具有两轴自由度的吊舱内。
可选地,所述光电负载采用电子信号+光电吊舱的组合探测模式,接收飞行器本体外部的无线电信号,从中识别预定目标,根据测定其方位或位置,自动引导飞行器飞抵目标区域,近距离识别目标,瞄准目标,通过随动发射装置解算的武器发射窗口,锁定并跟踪目标,自动引导飞行平台进入攻击占位状态,且按照控制指令对武器解除锁定或发射武器;其中,观瞄器锁定并跟踪目标期间,机腹吊盘根据控制方案,随动指向目标后发射,或等待指令再自动指向目标后发射;或者
采用电子信号+合成孔径雷达的组合探测模式,依据电子信号引导飞行器飞抵目标区,再由SAR的旁侧扫描发现目标,识别目标,确定目标位置,通过随动发射装置解算的武器发射窗口,提取目标位置信息,自动引导飞行平台进入对目标的攻击状态,协同控制光电负载伺机指向目标;或者
所述光电负载采用电子信号+电子干扰的组合探测模式,依据电子信号引导飞行器飞抵目标区,对目标实施近距离电子干扰。
可选地,所述飞行器本体为多旋翼飞机、直升机或者复合四旋翼飞机。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测量发射点所在位置气象数据的气象仪,所述气象仪设置在所述飞行器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气压、温度和/或湿度。
可选地,还包括随动发射装置具有俯仰和方位两个自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82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