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壳与底托片热熔粘接工艺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7813.8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3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姜丹丹;丁景刚;汪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王冰冰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托 铝壳 极耳胶带 片组件 粘接 热熔粘接工艺 熔点 多次充放电 电池内部 加热熔融 热熔封头 循环过程 循环寿命 影响电池 综合性能 电解液 内底面 片粘接 胶带 放入 热熔 熔融 加热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壳与底托片热熔粘接工艺及其装置,所述粘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极耳胶带定位于底托片上方,通过热熔封头将极耳胶带加热熔融后与底托片粘接,以形成底托片组件;步骤二、将底托片组件放入铝壳内,且使底托片组件中的极耳胶带一面与铝壳内底面接触,通过对铝壳加热至极耳胶带熔点,使得底托片通过熔融的极耳胶带与铝壳粘接。本发明利用极耳胶带热熔的方式来实现粘接,可保证在注入电解液后,以及多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不会因其介质与电池内部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而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壳与底托片热熔粘接工艺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安全性能等优点。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实现底托片和铝壳的粘接固定。因此,需要开发一款新设备,利用相应介质将底托片与铝壳连接并固定,使其在接下来的机械动作及工作环境下,做到不会脱落,同时保证在电池注入电解液后,不会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壳与底托片热熔粘接工艺及其装置,目的是利用极耳胶带将底托片和铝壳,通过热熔的方式粘接起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铝壳与底托片热熔粘接工艺,所述粘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极耳胶带定位于底托片上方,通过热熔封头将极耳胶带加热熔融后与底托片粘接,以形成底托片组件;
步骤二、将底托片组件放入铝壳内,且使底托片组件中的极耳胶带一面与铝壳内底面接触,通过对铝壳加热至极耳胶带熔点,使得底托片通过熔融的极耳胶带与铝壳粘接。
所述极耳胶带通过平行手指气缸上设置的夹爪夹持固定。
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热熔封头升降运动以使加热熔融后的极耳胶带与底托片粘接。
通过设置压块将底托片组件压入铝壳的内底面。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工艺是将极耳胶带及底托片依次定位放置于铝壳内,通过加热铝壳至极耳胶带熔点使得底托片通过熔融的极耳胶带与铝壳内底面粘接。
作为第三种实施方案,所述工艺是先将极耳胶带放入铝壳内底面,加热铝壳使铝壳先与极耳胶带热熔粘接,之后再将底托片放入铝壳内,继续加热铝壳,底托片通过熔融的极耳胶带与铝壳内底面粘接。
一种用于铝壳与底托片热熔粘接的装置,包括用于对铝壳加热的第一加热块,所述装置还包括极耳胶带夹持机构、用于将极耳胶带与底托片压合热熔成底托片组件的压合热熔机构和用于将底托片组件压入铝壳的热熔连接面的压块。
所述压合热熔机构包括第二加热块、熔封头和带动热熔封头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热熔封头通过第二加热块与升降机构连接。
所述压合热熔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二加热块与气缸之间的隔热块,第二加热块通过隔热块与气缸连接。
所述极耳胶带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平行手指气缸,平行手指气缸设有夹持极耳胶带的夹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先将极耳胶带与底托片热熔,再与铝壳热熔,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三者的位置定位,同时也能利用最少的极耳胶带,实现底托片与铝壳的热熔,节省了物料成本。保证了电池正常生产及使用过程,不会发生底托片从铝壳中脱落,从而保证后续的电芯正常自动入壳,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相较于其他介质,利用极耳胶带热熔的方式来实现粘接,可保证在注入电解液后,以及多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不会因其介质与电池内部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而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78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