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倾角卫星星敏感器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47770.3 | 申请日: | 201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9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严玲玲;张锐;谢祥华;刘剑;董祯;祁海铭;赵璟;本立言;黄志伟;何夏维;胡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 主分类号: | B64G1/10 | 分类号: | B64G1/10;B64G1/24;B64G1/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张东梅;李镝的 |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角 卫星 敏感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倾角卫星星敏感器使用方法,包括:根据星敏感器的太阳抑制角和地球抑制角的约束,确定星敏感器的个数和安装布局;在保证能源供给前提下,设计卫星的姿态,保证星敏感器的可用性。通过该方法可以增强星敏感器对太阳光、地气光等杂散光的抑制能力,提高星敏感器的在轨可用性,从而保证了卫星的定姿精度,提高了卫星的任务执行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姿态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低倾角卫星星敏感器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星敏感器是一种以恒星为姿态参考光源的高精度光学敏感器,是航天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姿态测量部件。由于恒星光源属于弱光,所以太阳光、地气光、月气光等杂散光的干扰,会影响到星敏感器的测量精度,甚至会导致星敏感器无法使用,严重影响了星敏感器的在轨可用性。
星敏感器的镜头前虽然安装有遮光罩,但是只能阻止一定数量的杂散光的干扰,而低倾角卫星由于所处轨道的原因,更容易受到太阳光和地气光等杂散光的干扰,单个星敏感器无法保证在轨一直可用,从而导致卫星无法一直进行高精度定姿,对卫星的任务执行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针对星敏感器易受杂散光干扰问题,传统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改进遮光罩的设计,增加遮光罩的长度或者增加遮光罩的级数,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星敏感器对杂散光的能力,但是提高的空间比较有限,对于遮光罩附近和以外的杂散光无法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星敏感器布局的研究,寻求对杂散光抑制最大的安装位置,但是该方法同样存在局限性,那就是只能抑制特定角度的杂散光的进入,无法保证星敏感器长期免于杂散光的干扰。
为打破传统方法的局限性,降低杂散光对星敏感器干扰性,提高星敏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在轨可用性,需要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低倾角卫星,设计一种星敏感器的使用方法,增强星敏感器对杂散光的抑制能力,提高星敏感器的在轨可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低倾角卫星星敏感器使用方法,包括:
根据星敏感器的太阳抑制角和地球抑制角的约束,确定星敏感器的个数和安装布局;
在保证能源供给前提下,设计卫星的姿态,保证星敏感器的可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星敏感器的个数为两个,并且在卫星上对称安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星敏感器的视轴沿卫星±X轴或±Y轴向-Z轴方向偏转γ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γ角的取值范围如下:
式中,R为地球半径,h为大气高度,r为卫星轨道半径,β为星敏感器的地球抑制角,α为星敏感器的太阳抑制角。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保证能源供给前提下,设计卫星的姿态,保证星敏感器的可用性包括:
在完全阳照区,卫星姿态对日;
在完全阴影区,卫星姿态对地;
在阳照转阴影区域,卫星在对日姿态基础上沿卫星-Y轴转动τ角度;以及
在阴影转阳照区域,卫星在对日姿态基础上沿卫星+Y轴转动τ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保证能源供给前提下,设计卫星的姿态,保证星敏感器的可用性包括:
时,卫星姿态对日;
时,卫星姿态对地;
且时,卫星在对日姿态基础上沿-Y轴转动τ角度;
且时,卫星在对日姿态基础上沿+Y轴转动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经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77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