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7729.6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7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杨勇刚;王力;张帆;周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07 | 分类号: | F24F1/0007;F24F11/89;F24F11/64;F24F11/77;F24F110/7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42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用于安装在墙体内侧的中框,吸风组件和排气管,所述中框上设置有进气结构,所述吸风组件设置在所述中框内,所述吸风组件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中框与所述排气口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中框外并用于设置墙体外侧,所述吸风组件通过所述进气口从所述进气结构吸取空气并将空气从所述排气管排出。所述吸风组件启动后可吸取空气,空气依次经过所述进气结构和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吸风组件内,然后从所述排气管排出至室外,使室内产生负压,由于室内不是完全密闭空间,室外的空气就会从门缝或者窗户缝隙等空间向室内低压侧流动,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家庭起居室内普遍会安装空调器来调节室内温度,为了避免室内外热交换造成的能量损失,来减少空调用电量,用户通常会密闭门窗来减少损耗。但是当室内有人长期位于室内,在密闭门窗的情况下,人体会消耗室内的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有数据显示,两个成人在10平方的密闭室内熟睡一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从600ppm上升至1200ppm。
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浓度过高会让人感觉不适,甚至造成伤害。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健康住宅标准:二氧化碳浓度需低于1000PPM。根据ASHRA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的建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700PPM时,会感觉空气污浊与引起不舒适感;1000PPM以上,则会令人感到困顿疲倦;若身处5000PPM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下连续超过8小时,更将严重危害个人生命安全。
研究文献显示,室内空气质量不佳时,容易导致人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还会影响睡眠质量。因此,用户为了避免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往往不会将门或者窗户完全封闭,而是预留少许门缝或者窗户缝隙,以保证空调开启过程中,依旧会有室外的部分新鲜空气经过门缝或窗户缝隙进入室内,但是即使用户预留了门缝和窗户缝隙,室内室外空气对流十分缓慢,很难达到有效置换室内室外空气的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旨在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调器,其包括用于安装在墙体内侧的中框,其还包括吸风组件和排气管,所述吸风组件设置在所述中框内,所述吸风组件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中框与所述排气口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中框外并用于设置墙体外侧,所述中框上设置有进气结构,所述吸风组件通过所述进气口从所述进气结构吸取空气并将空气从所述排气管排出。
所述空调器,其中,所述吸风组件包括蜗壳、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离心风机以及设置在所述蜗壳外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蜗壳并与所述离心风机连接。
所述空调器,其中,所述中框内还设置有风道系统、底座和电控盒,所述风道系统、所述电控盒和所述吸风组件依次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吸风组件与所述中框的侧壁相邻,所述风道系统、所述吸风组件均与所述电控盒连接。
所述空调器,其中,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格栅,所述进气格栅设置在所述中框的顶部。
所述空调器,其中,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若干个进气孔,若干个所述进气孔均设置在所述中框的侧壁,所述进气孔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
所述空调器,其还包括排气嘴,所述排气嘴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连接;所述排气嘴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延伸部,所述蜗壳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延伸部,所述若干个第二延伸部与所述若干个第一延伸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的螺钉过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7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