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式电压传感器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47724.3 | 申请日: | 201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3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米勒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式电压传感器 壳体 底板 通风机构 安装机构 表面固定 铭牌 通孔 表面设置 电压检测 活动安装 线性连接 底端 拆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式电压传感器,包括安装机构、底板、壳体和电子式电压传感器主体;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底端的两侧皆活动安装有安装机构;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铭牌,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通风机构,且通风机构位于铭牌的一端,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五个通孔,且通孔位于通风机构的一端;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三个电子式电压传感器主体。一种电子式电压传感器使用方法,包括步骤一,固定安装;步骤二,线性连接;步骤三,电压检测;步骤四,拆卸存放。本发明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本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有利于在社会中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器元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式电压传感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压电器元件已逐渐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目标,目前电力系统中,电压的测量容易出现磁饱和而引起大的误差,而且目前市场上所流通的传统式电压传感器体积较大,并不有利于使用人员对其安装和携带,因此不便于在社会中广泛推广使用,不仅如此,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电器设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本次发明提出的新型电子式电压传感器可极大限度的解决此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式电压传感器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式电压传感器,包括安装机构、底板、壳体和电子式电压传感器主体;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底端的两侧皆活动安装有安装机构;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铭牌,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通风机构,且通风机构位于铭牌的一端,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五个通孔,且通孔位于通风机构的一端;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三个电子式电压传感器主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机构的内部皆安装有凹型安装架,且凹型安装架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防锈螺栓,防锈螺栓延伸至凹型安装架的底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风机构的内部安装有通风窗,且通风窗的表面安装有防尘网。
一种电子式电压传感器使用方法,包括步骤一,固定安装;步骤二,线性连接;步骤三,电压检测;步骤四,拆卸存放;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使用人员先将本装置放置于所需使用地点,再将凹型安装架卡位安装于使用地点,并利用防锈螺栓将本装置固定安装在开关支架上,一次端子需与主回路连接,最后需注意本装置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当使用人员将本装置初步安装完毕后,可利用壳体表面所设计的五个通孔,依次将所需检测电压的电缆线与本装置相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需注意切勿磕碰电子式电压传感器主体;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当使用人员将准备工作完成后,本装置开始工作,待检测电器的电压经电缆线传递至本装置内部时,高压电压经高压侧传递至高压屏蔽电极,同时直接将电压传递至电子式电压传感器主体,此时本装置可将低电压进行分压,并且当本装置所检测电压过大时,负载电阻发挥作用,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电压输出端二次短路时不会产生过电流,也不会产生铁磁谐振,根除了电力系统中的重大故障隐患,保障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当本装置工作完成后,使用人员可松动防锈螺栓,从而将凹型安装架分离于安装地点,此时使用人员将本装置搬移至所需存放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米勒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米勒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7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