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金属用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7536.0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鹏;高睿;胡华南;陈熙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科(无锡)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5/00 | 分类号: | C08L15/00;C08L63/00;C08L81/02;C08K3/36;C08K3/22;C08K5/5435;C08K5/5425;C08J3/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橡胶 密封金属 环氧树脂 氢化丁腈橡胶 液体聚硫橡胶 金属器件 金属形成 硫化处理 橡胶应用 原料组成 白炭黑 固化剂 硫化剂 密封性 偶联剂 软化剂 吸铁石 氧化锌 重量份 混炼 拿取 吸附 预混 松动 金属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金属用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橡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氢化丁腈橡胶:100份,环氧树脂:10‑30份,液体聚硫橡胶:5‑10份,白炭黑:15‑30份,氧化锌:4‑8份,硫化剂:5‑10份,固化剂:30‑45份,软化剂:1‑10份,偶联剂:10‑15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混处理、(2)混炼和(3)硫化处理。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橡胶应用于金属器件内,能够有效对金属进行吸附,既避免松动脱落保证密封性,又方便拿取和更换,与金属形成类“吸铁石”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金属用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材料是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作为密封材料用于金属器件的密封中,能有效降低金属器件的噪音、吸收冲击和振动等。橡胶与金属是两种不同的材料,它们的化学结构和机械性能有着很大的差别,将两者有效结合能满足人们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等各方面的需求。
氢化丁腈橡胶(HNBR)是由丁腈橡胶进行特殊加氢处理而得到的一种高度饱和的弹性体。氢化丁腈橡胶具有良好耐油性能(对燃料油、润滑油、芳香系溶剂耐抗性良好);并且由于其高度饱和的结构,使其具良好的耐热性能,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对氟利昂、酸、碱的具有良好的抗耐性),优异的耐臭氧性能,较高的抗压缩永久变形性能;同时氢化丁腈橡胶还具有高强度,高撕裂性能、耐磨性能优异等特点,是综合性能极为出色的橡胶之一。
现有橡胶作为密封件与金属结合时,要么需要借助粘结剂进行紧密性连接,要么橡胶无任何粘结性的前提下卡设在金属器件内进行密封,前者虽连接紧密,一旦粘结后便无法取下,不便更换及使用,后者随拿取方便,但往往出现松动脱落现象,不利于密封。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密封金属用橡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橡胶应用于金属器件内,能够有效对金属进行吸附,既避免松动脱落保证密封性,又方便拿取和更换,与金属形成类“吸铁石”效应。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密封金属用橡胶,所述橡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
一种密封金属用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混处理:将氢化丁腈橡胶、白炭黑、氧化锌和软化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密炼机中塑练5-20min,制得氢化丁腈母炼胶;将环氧树脂、液体聚硫橡胶和偶联剂加入到密炼机中塑练2-6min,制得改性炼胶;
(2)混炼:将上述氢化丁腈母炼胶、改性炼胶、固化剂和偶联剂于密炼机中混炼10-20min,挤出切粒;
(3)硫化处理:将上述切粒和硫化剂置于硫化剂内硫化处理10-30min,硫化温度为180-190℃,成型,锉刀打磨,得到所述橡胶。硫化过程在高温下短时间内快速硫化完成,有利于提高橡胶粘度,从而增强橡胶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氢化丁腈母炼胶的塑练温度为60-90℃,所述改性炼胶的塑练温度为80-100℃。
作为优选,步骤(2)中密炼机中温度为60-70℃。
作为优选,步骤(1)中偶联剂添加量和步骤(2)中偶联剂添加量之比为2-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科(无锡)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嘉科(无锡)密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7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