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析装置和动作量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6912.4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3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村中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5/04 | 分类号: | G01N35/04;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析 装置 动作 校正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和动作量校正方法。在保持多个容器并连续旋转的容器保持部中,在各停止位置的设计值的脉冲数中包含零数的情况下,抑制各停止位置处的位置偏离。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控制部,其在被输入了旋转指示量的情况下,使用对各停止位置的设计基准脉冲数施加取近似处理而消除零数后的整数基准脉冲数,来计算与该旋转指示量对应的脉冲数,将该脉冲数作为驱动指令来输出。控制部对供给到电动机的驱动脉冲的脉冲数以及对应的设计基准脉冲数分别进行累加,在两者的累加值之差的绝对值为1以上的情况下,从驱动脉冲的脉冲数减去相当于差的整数部的脉冲数,来调整驱动脉冲的脉冲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自动分析装置和动作量校正方法有关的技术,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保持收容有检体、试剂等液体的多个容器并使该多个容器旋转的单元,并对检体中含有的成分进行分析。
背景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被用于生物化学的检查、输血检查等各种领域中的检查,进行针对很多检体的分析处理,迅速且高精度地分析这些检体中含有的多种成分的目标物质。
图1是示出一般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旋转驱动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1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100具备:容器保持部101,其保持供检体与试剂进行反应的多个反应容器102;直接驱动马达103,其安装于容器保持部101;伺服放大器104,其对直接驱动马达103供给驱动信号;以及控制装置105,其对伺服放大器104输出驱动指令。容器保持部101从直接驱动马达103不借助中间机构(减速器、传送带、链条等)地被传递动力而进行旋转。
一般来说,旋转单元被设计成使一周的驱动脉冲的脉冲数和从编码器输出的检测值(以下也称为编码器值。)不产生小数点以下的零数。但是,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的容器保持部(例如使反应容器102旋转的容器保持部101)为了能够进行对多个检体的连续分析而对所能够保持的反应容器的数量设定质数的情况多。因此,在容器保持部的设计上的各停止位置的脉冲数和编码器值中产生零数。通过将反应容器的数量设定为质数,能够以跳过一个或跳过两个等任意的顺序连续地对多个检体进行分析。
如果以该零数给各停止位置带来的影响小的方式进行设定,则容器保持部的一周的驱动脉冲中容易产生零数。向马达供给的驱动脉冲的脉冲数为整数,因此当使一周的驱动脉冲中存在零数的容器保持部动作几周时,实际的驱动脉冲的脉冲数(动作值)与包含零数的设计上的脉冲数(设计值)之间的误差随着重复进行绕转而累加。由此,在所指示的停止位置与实际的停止位置之间发生不能够忽视给动作带来的影响的位置偏离。为了在绕转时将一周的驱动脉冲的脉冲数的零数消除来减小各停止位置处的脉冲数的零数的影响,需要使用高性能的马达(例如直接驱动马达103)。一般来说,在直接驱动马达中,一周的驱动脉冲的脉冲数为几十万,因此在旋转十几周之后误差也非常小。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针对如下情况的对策,该情况是:将旋转驱动源(伺服马达)的转速转换为规定的转速的速度转换机构中的速度比包含零数。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伺服马达的减速装置的减速比为包含小数点以下的零数的值,与此相对,编码器的输出为整数,因此在这样的旋转控制中产生相当于减速比的零数量的位置偏离。”(第[0106]段),因此,「按每个规定的转数对相当于减速比的零数量的位置偏离进行校正。」。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346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高性能的马达昂贵,由于使用昂贵的部件而成本增大。另外,关于作为高性能的马达的直接驱动马达,驱动部大,需要特殊的马达驱动器(例如伺服放大器104),因此需要大的设置空间。另外,在图1的容器保持部101以内周和外周双圆的方式构成并分别通过不同的驱动系统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不能在外周侧的驱动系统中采用直接驱动马达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6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