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假肢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5124.3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3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龚良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海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60 | 分类号: | A61F2/60;A61F2/66;A61F2/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残肢 内腔 假肢 接受腔 外腔 连接管 假脚 使用者经济负担 顶部边缘 假肢技术 内腔顶部 柔性材料 依次设置 分块式 适配 肌肉 挤压 萎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肢,属于假肢技术领域,该假肢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假脚、连接管和接受腔,所述假脚、连接管和接受腔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接受腔包括内腔和外腔,所述内腔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内腔顶部边缘与所述外腔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内腔与所述外腔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内腔与残肢之间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所述残肢底部以及四周且沿所述残肢各部位对所述内腔进行分块式挤压,本发明解决了残肢一旦发生肌肉萎缩就需重新定做与残肢相适配的新假肢,加大了使用者经济负担的问题,可根据残肢大小、形状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假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假肢。
背景技术
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适用对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
授权公告号为CN203138753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08月2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穿戴的假肢,包括一漏斗形的假肢接受腔、连接组件以及假脚。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截肢后,因截肢长期缺少活动通常会产生失用性肌肉萎缩,一般在3个月以后就比较明显,残肢发生萎缩后,不仅严重影响美观,还会造成假肢穿戴不适。由于接受腔的尺寸、形状都是固定的,因此残肢一旦发生萎缩就需重新定做与残肢相适配的新假肢,操作比较麻烦,且假肢的多次更换势必会产生较高费用,加大了使用者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肢,其解决了残肢一旦发生肌肉萎缩就需重新定做与残肢相适配的新假肢,加大了使用者经济负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假肢,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假脚、连接管和接受腔,所述假脚、连接管和接受腔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接受腔包括内腔和外腔,所述内腔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内腔顶部边缘与所述外腔顶部边缘固定连接;
所述内腔与所述外腔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内腔与残肢之间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所述残肢底部以及四周且沿所述残肢各部位对所述内腔进行分块式挤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肌肉萎缩导致残肢与接收腔尺寸、形状不适配时,可将残肢放入到内腔中,并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内腔与残肢底部以及四周之间的间距,使得内腔内表面与残肢各部位紧密贴合。由于残肢各部位的肌肉萎缩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采用分块式的调节方式,分开调节内腔与残肢各部位之间的间距,使用灵活性较好,可根据残肢大小、形状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不需要定期更换假肢,降低了经济负担。另外,穿戴前可先放弃对内腔的挤压,使得内腔内部空间较大,利于穿戴,穿戴好后再调整调节机构,使得内腔与残肢服帖,穿戴方便且舒适。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位于所述内腔底部与所述外腔底部之间,所述第一气囊上设置有第一气门嘴,所述第一气门嘴穿过所述外腔且向外延伸;
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内腔与所述外腔侧部之间,所述第二气囊上设置有第二气门嘴,所述第二气门嘴穿过所述外腔且向外延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肌肉萎缩导致残肢与接收腔尺寸、形状不适配时,可将残肢放入到内腔中,然后通过第一气门嘴和第二气门嘴分别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行充气处理,使得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膨胀,直至内腔内表面与残肢抵紧部位完全服帖,充气式的挤压调节方式,操作简单,调节方便。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外表面均固定在所述外腔内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在内腔与外腔之间移动和乱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海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海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5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座椅式智能快速行走大腿假肢
- 下一篇:阻尼可调式动力型假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