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刚性管材的抽水注浆两用复合桩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4807.7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8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沈蒙;梁振宁;金宗川;孙莉;刘超;姚正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D3/12;E02D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管材 复合桩 注浆 施工 抽水 土体排水固结 底部密封 排水固结 下部侧壁 有效实现 骨料层 加固体 通孔 填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刚性管材的抽水注浆两用复合桩装置及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复合桩本体,复合桩本体包括:刚性管材,刚性管材的底部密封,且刚性管材的下部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骨料层,填充在刚性管材的外表面。本发明可有效实现土体排水固结和复合桩加固的综合施工;复合桩在前期可作为排水固结通道,后期可作为注浆加固体,一桩两用,有很好的经济性,且施工较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刚性管材的抽水注浆两用复合桩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中,常采用碎石桩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碎石桩与原土层形成的复合地基来共同承担上部的结构荷载。另一方面,排水固结法也是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方法,其原理是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排水通道排出土体内的水分,加速土体固结,从而达到提高土体强度的目的。在工程运用中,上述两种地基处理、加固方法分别实施,效能低下,工程造价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加固效果好、施工效率高、造价低的带刚性管材的抽水注浆两用复合桩装置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提供的带刚性管材的抽水注浆两用复合桩装置,包括复合桩本体,所述复合桩本体包括:
刚性管材,所述刚性管材的底部密封,且所述刚性管材的下部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
骨料层,填充在所述刚性管材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管材包括钢管、铜管、锌管、塑料管或PVC管。
进一步地,所述骨料层包括碎石、砂石及其他滤料或骨料。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管材的顶部连接有闷头。
进一步地,还包括抽水注浆管和真空管,所述抽水注浆管一端穿过所述闷头后伸入到所述刚性管材中,其另一端与注浆泵或抽水泵相连接,所述真空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闷头后伸入到所述刚性管材中,其另一端与真空泵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骨料层采用分层压实,每层的高度均小于1.5m,密实度均大于90%。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管材的侧壁通孔外表面设有多个角钢倒刺。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管材的内部填充有骨料。
本发明提供的带刚性管材的抽水注浆两用复合桩装置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刚性管材施工至预定标高,刚性管材外壁与土体之间填充骨料层,周边土体中水分通过骨料层及刚性管材上预留通孔汇入刚性管材中;
S2、将汇入刚性管材中的水不断排除,使复合桩本体的桩周土体排水固结达到预设效果;
S3、排水固结完成后,在所述刚性管材的内部填充骨料并分层振捣密实;
S4、对刚性管材内部及周围骨料进行注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
S5、对已完成注浆的复合桩本体进行养护,养护期大于28天。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管材的直径大于200mm,壁厚大于4mm。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管材施工至土体中的方法,包括预成孔法沉桩、振动法沉桩或锤击法沉桩。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底部封闭,刚性管材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分布在所述刚性管材顶部以下2.5m至刚性管材底部的范围内,所述通孔外的管壁上设有倒刺保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4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