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4742.6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5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祖兵;贺小刚;陈进华;徐加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8 | 分类号: | C09D175/08;C09D7/61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陈建中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防水涂料 双螺杆 预聚体 流挂 生产工艺 触变性聚氨酯 防水涂料 分散混合 单组份 增塑剂 溶剂 二阶 粉料 聚醚 一阶 合成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生产工艺,采用分步法生产抗流挂聚氨酯防水涂料,先将聚醚、增塑剂脱完水后加入MDI‑50合成预聚体,然后将干燥后的粉料和预聚体在一阶双螺杆中进行分散混合,在二阶双螺杆中加入溶剂、助剂。其本发明能生产出抗流挂性能好的单组份触变性聚氨酯防水涂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一些大型工程,如地下管廊、大型体育场馆地下室墙面、地铁、隧道、人防等,需要在立面或斜坡面进行防水施工。普通聚氨酯防水涂料没有触变性,涂料在立面施工容易流淌,厚薄不均,且人工刮涂不方便,若要涂刷1.5mm厚的涂膜,可能需要多遍涂刷,极大浪费人工及施工时间。
另外,传统的聚氨酯防水涂料都是用浆式、框式或浆式和框式组合搅拌反应釜生产,所有的原材料如聚醚、增塑剂、粉料等都加在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分散混合,但是若要生产高触变性、具有抗流挂性能的聚氨酯防水涂料,需加纳米级的粉料,普通的搅拌方式很难将这些粉料分散均匀,且涂料的触变性越好,在聚合反应过程中,物料的流动性越差,合成的预聚体质量稳定性越差,且后期粘稠度大,成品物料从反应釜中放料困难。因此,用传统方式生产触变性好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就会产生以下问题:第一,纳米级粉填料很难用传统的搅拌釜分散好;第二,用传统的搅拌方式,物料混合效果不好,反应热在局部聚积,容易产生爆聚,产品质量稳定性变差;第三,物料在釜壁位置容易结皮,需要经常清釜,费时费工;第四,成品物料很难从釜内放出来,导致包装困难,包装过程中釜内物料结皮。因此,传统反应釜式生产方式不能生产出触变性好、抗流挂性能优异的聚氨酯防水涂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生产工艺,其能生产出抗流挂性能好的单组份触变性聚氨酯防水涂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25质量份分子量为2000的聚醚多元醇和15质量份增塑剂加入脱水釜中,边搅拌边升温,升温至80℃时开始抽真空,并继续升温至110℃,再恒温110±5℃抽真空并搅拌脱水,当水份含量≤0.3‰时,停止抽真空;再将脱水釜中物料转移至聚合釜中,聚合釜中物料降温至85℃时,加入6质量份MDI-50,在85±3℃恒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聚氨酯预聚体;将聚氨酯预聚体冷却至40℃以下再转移至预聚体储罐中备用;
2)将10质量份粒径为80~100nm的纳米碳酸钙烘干至含水率≤0.8‰,将20质量份1250目的重质碳酸钙烘干至含水率≤0.5‰;
3)将步骤1)所得聚氨酯预聚体,步骤2)所得烘干后的纳米碳酸钙、重质碳酸钙,以及3质量份石墨烯预混后送入一阶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有效分散,物料在一阶双螺杆挤出机内混合过程中进行抽真空;
4)物料在一阶双螺杆挤出机内分散完成后,送入二阶双螺杆挤出机,再加入10质量份200号溶剂油、5质量份N330碳黑、0.02质量份消泡剂、0.1质量份有机锡催化剂以及3质量份亚胺类潜固化剂进行有效分散,物料在二阶双螺杆挤出机内混合过程中进行抽真空;
5)物料在二阶双螺杆挤出机内分散完后,送入成品料储罐中暂存,最后包装出料。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聚醚多元醇选自聚醚二元醇、聚醚三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植物油增塑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步骤1)中,脱水釜抽真空的真空度控制在≤-0.09MPa。
优选的,步骤1)中,聚合釜的搅拌浆转速控制在30~60rpm。
优选的,步骤3)中,一阶双螺杆挤出机的转速控制在30~250rpm;一阶双螺杆挤出机抽真空的真空度控制在≤-0.08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47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