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析蒸散发影响因子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44316.2 | 申请日: | 201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0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川;李庆敏;徐冬梅;李文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析 蒸散 影响 因子 建立 多元 回归 模型 方法 | ||
1.一种分析蒸散发影响因子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研究流域,收集所述研究流域内的气象资料、遥感资料、流域下垫面资料、人口资料和植被覆盖率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预处理,所述气象资料、所述流域下垫面资料、所述人口资料和所述植被覆盖率资料均为逐日数据,遥感数据资料为瞬时数据;
步骤2,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所述遥感资料按照研究流域进行裁剪,所述遥感资料用于所述研究流域地表温度的反演,基于SEBAL模型估算所述研究流域瞬时蒸散发量;将瞬时蒸散发量估算结果进行日尺度时间扩展,得到所述研究流域的日蒸散发量,并收集所述研究流域蒸散发的影响因子;
步骤3,利用所述遥感资料中的近红外和红外数据计算NDVI,基于NDVI与地表类型之间的关系,对所述研究流域进行分区;
步骤4,获取所述分区内所述蒸散发的影响因子,采用敏感性系数公式计算蒸散发对所述影响因子的敏感系数,采用相关系数公式计算蒸散发对所述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并对其相关性进行t检验;根据所述影响因子的所述敏感性系数、相关性系数和所述t检验结果筛选主要影响因子,借助R语言的lm函数对所述分区内蒸散发量及其所述主要影响因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所述多元回归模型包括所述主要影响 因子的交互关系;依据AIC信息准则进行逐步筛选,结合所述AIC值和显著性检验结果建立最优多元回归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析蒸散发影响因子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感资料的预处理主要为利用ENVI进行辐射定标、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所述遥感资料为Landsat TM遥感资料;其他资料的预处理方法主要为剔除异常数据、统一数据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析蒸散发影响因子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子包括植被覆盖率、气候干旱指数、二氧化碳含量、气温、风速风向、人口状况、有效灌溉面积、作物种值面积、土壤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析蒸散发影响因子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遥感资料进行所述流域地表温度反演的方法为覃志豪单窗算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Ts=[a6(1-C6)+[(b6-1)(1-C6-D6)+1]T6-D6Ta]/C6
其中:Ts为地表温度,K;Ta为大气平均温度,K;T6为亮度温度,K;a6和b6为常量,一般情况下地表温度在0~50℃范围内,取值a6=-67.9542,b6=0.45987;C6和D6是中间变量,分别为:
C6=ε6τ6
D6=(1-ε6)[1+(1-ε6)τ6]
其中:ε6为地表比辐射率,τ6为大气透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析蒸散发影响因子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EBAL模型估算所述研究流域瞬时蒸散发量,是通过地表能量平衡相关分量,获得潜热通量,进而得到所述研究流域的瞬时蒸散发量;
所述地表能量平衡方程公式如下:
LE=Rn-G+H
其中:Rn是净辐射通量,W/m2;G是土壤热通量,W/m2;H是感热通量,W/m2;λET为潜热通量,W/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析蒸散发影响因子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时蒸散发量估算结果进行日尺度时间扩展方法为恒定EF法,所述恒定EF法的公式如下:
其中:ETd为日蒸散发量,mm/d;f为时间转换因子;λv为汽化潜热,J/kg;ρw为水的密度,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43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