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疏水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42552.0 | 申请日: | 201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1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董雄伟;黄宇娇;陈悟;彭雄义;朱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F2/02 | 分类号: | D01F2/02;D01F1/10;D06L4/27;D06L1/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莱赛尔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了一种低表面能物质长链脂肪醇,然后将长链脂肪醇与棉浆粕溶于N‑甲基吗啉‑N‑氧化物水溶液制得纺丝液;纺丝液进入纺丝系统,喷出的丝线在空气中呈垂直拉伸,进入凝固浴槽,凝固成纤维;纤维再经过醇洗、漂白、水洗、上油和烘干等工艺制备得到超疏水莱赛尔纤维。本发明制备的莱赛尔纤维干断裂强度介于42~44cN/tex之间,其干断裂伸长率介于13.5%~15%之间;莱赛尔纤维湿断裂强度介于26~28cN/tex之间,其纤维湿断裂伸长率介于15.5%~17%之间,其主要强力性能与市场采购的莱赛尔纤维的强力性能接近;本发明制备的莱赛尔纤维纺制成织物,水滴在织物的表观接触角在151°~153°之间,根据对织物的超疏水功能的定义,本发明制备的莱赛尔纤维具有明显的超疏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疏水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疏水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莱赛尔纤维具有天然纤维的吸湿性、染色性和服用舒适性,此外,其具有合成纤维高强度等优异物理性能,是一种优异的服用纤维。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简称:NMMO)为溶剂直接溶解纺丝浆粕,经干喷-湿纺纺丝工艺制备得到。莱赛尔纤维的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其可自然降解,被称为21世纪革命性纤维和纺织原料。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功能纺织品的市场需求在日益增强,其中,具有超疏水功能的纺织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超疏水功能的纺织品不仅可应用于医疗、军用等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用广泛,如:帐篷、伞和防护服等。
目前,对织物的超疏水性能的研究较多,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987952.6公布了一种超疏水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将纳米材料混合液附着在纤维材料表面,通过真空活化处理,得到超疏水纤维材料。此方法是对纤维材料的表面进行修饰得到的,制备工艺相对复杂。当前,制备超疏水纤维的方法主要有自组装法、溶胶-凝胶法和气相沉积法等,这些方法大部分在纤维的表面进行修饰或改性,其制备工艺复杂、设备要求高。莱赛尔纤维具有优异的性能,其在很多领域应用广泛,如果将其赋予超疏水的性能,其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往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疏水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了一种低表面能物质长链脂肪醇,然后,将其与纤维素同时溶解于有机溶剂NMMO中,然后进行纺丝制备莱赛尔纤维。本发明制备的莱赛尔纤维的表面具有低表面能物质,因此,其具有超疏水的功能,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疏水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低表面能物质的制备:称取一定质量的米糠蜡(海宁德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浸入1~5g/L氢氧化钠水溶液,米糠蜡质量(g)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体积(mL)的浴比为1︰30~40,在90~98℃连续搅拌反应15~20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1~5g/L盐酸溶液中和,使溶液的pH为6~7,随后加入1~5g/L氯化钙溶液,均匀搅拌使沉淀产生,过滤,脱除废液,再将滤饼用40~55℃热水洗涤,真空干燥;然后,采用丙酮作萃取剂,固液比为1︰10~20,经5~10次萃取,将萃取液收集,在40~50℃减压蒸馏,制得长链脂肪醇;
(2)纺丝液的制备:将质量分数为50~55%的NMMO的水溶液减压蒸馏至80~90%的NMMO水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长链脂肪醇与棉浆粕(山东银鹰化纤有限公司生产)溶于NMMO水溶液,其中,长链脂肪醇与棉浆粕的质量比为1︰20~40,棉浆粕的质量(g)与NMMO水溶液体积(mL)的浴比为1︰10~15,在反应釜中于110~130℃真空搅拌溶解3~4小时,制得质量分数为10~15%的均匀纺丝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2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