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自行车后车座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2009.0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4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景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驰恩特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14 | 分类号: | B62J1/14;B62J1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高正方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车座 新型自行车 矩形凹槽 旋转电机 摆动杆 转动杆 遮雨 折形 传统自行车 铰链连接 边缘处 旋转端 遮雨板 摆动 嵌装 自动化 雨水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自行车后车座,包括后车座本体,所述后车座本体两侧面上边缘处均加工矩形凹槽,每个所述矩形凹槽内均嵌装旋转端为水平的一号微型旋转电机,每个所述一号微型旋转电机上均套装转动杆,每个所述转动杆上均铰链连接折形摆动杆,每个所述折形摆动杆上共同固定连接一号遮雨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传统自行车后车座,可以有效对雨水进行感应从而进行自动遮雨工作,自动化程度高,摆动角度良好,遮雨方便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自行车后车座。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后车座即是位于自行车后面的座位。
现有的自行车后车座只有乘坐功能,功能较少,在下雨天无法自动感知雨水进行自动的遮雨工作,在下雨时人们需要打伞进行遮雨,这样不方便骑行,比较不方便,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自行车后车座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自行车后车座。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自行车后车座,包括后车座本体,所述后车座本体两侧面上边缘处均加工矩形凹槽,每个所述矩形凹槽内均嵌装旋转端为水平的一号微型旋转电机,每个所述一号微型旋转电机上均套装转动杆,每个所述转动杆上均铰链连接折形摆动杆,每个所述折形摆动杆上共同固定连接一号遮雨板,所述后车座本体后表面设有矩形垫片,所述矩形垫片内嵌装旋转端为水平的二号微型旋转电机,所述二号微型旋转电机旋转端上固定连接圆杆,所述圆杆上套装固定圆环,所述固定圆环内嵌装微型雨水感应器,所述后车座本体左侧面下边缘处加工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嵌装一对固定凸起,一对所述固定凸起上共同固定连接蓄电池盒,所述蓄电池盒内设有蓄电池,所述后车座本体右侧面下边缘处设有微型控制器,所述微型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微型旋转电机、二号微型旋转电机和微型雨水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所述转动杆是不锈钢杆。
所述矩形垫片是由一对紧定螺钉固定在后车座本体上。
所述一号遮雨板上设有把手。
所述一号遮雨板下表面四周均铰链连接二号遮雨板。
所述微型控制器上设有市电接口和电容触摸屏,所述微型控制器的人机交换接口通过导线与电容触摸屏信号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器的电源端端口通过导线与市电接口电性连接。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后车座,相对于传统自行车后车座,可以有效对雨水进行感应从而进行自动遮雨工作,自动化程度高,摆动角度良好,遮雨方便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自行车后车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自行车后车座的微型雨水感应器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自行车后车座的微型控制器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自行车后车座的二号遮雨板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车座本体;2、一号微型旋转电机;3、转动杆;4、折形摆动杆;5、一号遮雨板;6、矩形垫片;7、二号微型旋转电机;8、圆杆;9、固定圆环;10、微型雨水感应器;11、固定凸起;12、蓄电池盒;13、蓄电池;14、微型控制器;15、紧定螺钉;16、把手;17、二号遮雨板;18、市电接口;19、电容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驰恩特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驰恩特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2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