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配电网的两阶段线性三相状态估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1851.2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0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洲;刘福潮;郑晶晶;巨云涛;王钰竹;周治伊;张建华;彭晶;张钰;张韵;廖志军;殷平;陈婷;拜润卿;刘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配电网 阶段 线性 三相 状态 估计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主动配电网的两阶段线性三相状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初始电压,根据所述初始电压将星型和三角形连接代入功率测量方程,获取对应的线性函数;
根据所述线性函数,基于极坐标系进行线性三相状态估计,得到计算节点电压;
获取非线性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将所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转换为复合电流;
根据所述计算节点电压和所述复合电流执行基于导纳矩阵的三相状态估计;
所述功率测量方程为:
其中,P为有功功率,Ui为i节点的电压,下标i和j分别表示节点,下标ij表示i节点和j节点之间的物理值,下标ij0表示i节点和j节点之间的物理值的初始态,G为电导,B为电纳,θ为相角,εp为误差项,m和n表示三相计算节点abc中的某一项;
所述对应的线性函数为:
其中,Φ1、Φ2表示三相计算节点abc的相角,Φ10、Φ20表示初始相角,U表示电压相量,U表示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电压通过线性网络约束获得,所述线性网络约束为:
YU=0,
其中,Y为导纳矩阵,U为所述初始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极坐标系进行线性三相状态估计,得到计算节点电压,具体包括:
根据归一化残差rN和可疑测量s集合,获取估计误差,所述估计误差为其中为所述估计误差,SSS为对应于可疑测量集合的残余灵敏度矩阵,为估计的测量值,Z为测量值;
根据所述估计误差获取各节点的计算节点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估计误差获取各节点的计算节点电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各节点的计算节点电压得到对应的各节点的测量值;
将所述各节点的测量值与预设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获取不良测量值。
5.一种主动配电网的两阶段线性三相状态估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初始电压,根据所述初始电压将星型和三角形连接代入功率测量方程,获取对应的线性函数;
极坐标估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线性函数,基于极坐标系进行线性三相状态估计,得到计算节点电压;
转换模块,用于获取非线性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将所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转换为复合电流;
直角坐标估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计算节点电压和所述复合电流执行基于导纳矩阵的三相状态估计;
其中,
所述功率测量方程为:
其中,P为有功功率,Ui为i节点的电压,下标i和j分别表示节点,下标ij表示i节点和j节点之间的物理值,下标ij0表示i节点和j节点之间的物理值的初始态,G为电导,B为电纳,θ为相角,εp为误差项,m和n表示三相计算节点abc中的某一项;
所述对应的线性函数为:
其中,Φ1、Φ2表示三相计算节点abc的相角,Φ10、Φ20表示初始相角,U表示电压相量,U表示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电压通过线性网络约束获得,所述线性网络约束为:
YU=0,
其中,Y为导纳矩阵,U为所述初始电压。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主动配电网的两阶段线性三相状态估计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未经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18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
- 下一篇: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