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整流栅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0328.8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6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双民;杨欢庆;陈振宇;王琳;彭东剑;周亚雄;雷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栅 下压板 加工装置 垫环 磨粒流加工 上压板 支撑套 磨粒 打印 磨料 导流通道 通道边缘 压紧夹具 圆形通道 磨料缸 中心轴 流道 蜂窝 装配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整流栅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包括上压板、垫环、支撑套、垫环和下压板组成。上压板和下压板完全相同,中心设有圆形导流通道,通道边缘与中心轴成45°夹角,上、下压板和上下垫环配合。支撑套中心设有和上、下压板相同的圆形通道,整流栅放置其中。装配完成后的整流栅和加工装置居中放置在磨粒流加工设备下磨料缸上,操作设备压紧夹具,推动磨料对整流栅的蜂窝流道进行磨粒流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整流栅外轮廓直径50mm,高度190mm,内部有多达数十个六边形蜂窝状流道,流道壁厚仅有0.25mm,属于典型的大长径比结构零件。整流栅作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器的关键零件,蜂窝流道表面必须光滑无凸起,而且流道总容积必须满足一定要求,但目前3D打印成形的金属零件表面质量无法达到直接使用的要求。而整流栅流道过于狭长,常规手工打磨方法等无法进入,且蜂窝流道壁厚过薄,容易造成蜂窝薄壁变形,无法实现对流道表面的有效光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提供一种3D打印整流栅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对整流栅蜂窝流道表面进行光整,实现对大长径比狭窄流道的表面光整,达到流道表面金属颗粒去除和表面粗糙度降低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3D打印整流栅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包括上压板、第一垫环、支撑套、第二垫环和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板中心设有导流通道,端面中心设置有与支撑套配合的下沉台阶槽,第一垫环、第二垫环分别安装在上压板和下压板端面的下沉台阶槽内;待加工的整流栅安装在支撑套内,支撑套安装在上压板、下压板之间。
所述上压板的导流通道为锥台形通孔,锥台母线与上压板中心轴的夹角为 45°,锥台形通孔的小端与上压板端面上的下沉台阶槽导通。
所述下压板的导流通道为锥台形通孔,锥台母线与下压板中心轴的夹角为 45°,锥台形通孔的小端与下压板端面上的下沉台阶槽导通。
所述支撑套为圆筒结构,两端设置与上压板、下压板配合的环形凸台。
所述的3D打印整流栅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支撑套放置在第二垫环和下压板上,与下压板的下沉台阶槽相配合;
步骤二、将待加工的整流栅零件放置在支撑套中并与第二垫环接触,将安装有第一垫环的上压板安装在支撑套上;
步骤三、将磨粒流加工设备下磨料缸装满磨料,将步骤二中装配后的加工装置居中放置在磨粒流加工设备下磨料缸上,操作设备使磨粒流加工设备上磨料缸下降,接触到上压板并夹紧,当夹紧力达到设定值时,根据设定的加工参数,控制磨粒流加工设备上、下磨料缸的活塞上下同步往复运动推动磨料对整流栅进行磨粒流加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各部分通过本身结构的配合实现整流栅的磨粒流加工,完成对整流栅蜂窝流道表面的光整加工;
(2)本发明通过上压板、支撑套和下压板的配合,传递来自加工时上下磨料缸施加的压力,实现加工时零件轴向的夹紧和径向的固定,以避免发生位移造成加工的均匀;
(3)本发明上、下压板倒流通道设置45°夹角,可使磨料各部分的速度分布更加一致,保证加工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见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0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中抛丸除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毛边处理机的旋转喷枪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