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全钒液流电池副反应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40234.0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4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董艳影;于彩红;赵叶龙;邹毅;刘宗浩;王良;梁加富;宋玉波;高新亮;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44 | 分类号: | H01M8/0444;H01M8/04537;H01M8/18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毕进 |
地址: | 11602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实时 监测 全钒液 流电 副反应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全钒液流电池副反应的方法及系统,其包括:获取采样数据,即通过SOC检测装置对不同浓度的正负极电解液相对于参比溶液的电位参数进行采样,同时对正极电解液总体积、负极电解液总体积进行采集;通过采样数据拟合出正/负极电解液电位经验公式;建立电解液浓度监测数据库并确定待测正/负极电解液中各个价态钒离子浓度;基于所确定的待测正/负极电解液中各个价态钒离子浓度,计算出电池系统平均价态;基于所确定的电池系统平均价态所对应的偏移初始值的情况,确定恢复剂添加量,使得电池系统容量得到恢复。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中正负极钒离子浓度,为制定系统控制策略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流电池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全钒液流电池副反应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钒电池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副反应,如:析氢反应、二价钒氧化反应等。这些副反应的存在会直接影响系统的钒离子各组分组成,从而导致系统容量的下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液流电池在线监测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1.采用系统电极材料改良抑制析氢反应或者系统充入惰性气体,同时加强系统密封减少二价钒氧化方法,但其虽然可降低副反应的产生量,但无法根本消除副反应量,即使采取这两个措施也仍需定期对系统进行价态调整;
2.定期在正极添加恢复剂调整系统整体价态方法,但由于无法实时得到系统钒组成,故不能准确确定恢复剂的加入时间,只能预估时间,且恢复剂加入量仍需对电解液取样分析后才能得到,比较繁琐;
综上可知,现有的液流电池电解液浓度状态的在线监测方法特别是偏移变化情况均一定的弊端,不能满足实时监测液流电池电解液状态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弊端,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实时监测全钒液流电池副反应的方法,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全钒液流电池副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采样数据,即通过SOC检测装置对不同浓度的正负极电解液相对于参比溶液的电位参数进行采样,同时对正极电解液总体积、负极电解液总体积进行采集;所述SOC检测装置包括端板、第一双极板、正/负极电解液检测腔、离子交换膜、分别与所述正/负极电解液检测腔相连通的正极电解液进出口管路与负极电解液进出口管路,多个开设有第一通孔的绝缘板、参比检测腔以及置于所述参比检测腔作为电位测试电极的第二双极板,其中,所述绝缘板被分别设置于所述离子交换膜两侧以间隔参比检测腔与正/负极电解液检测腔;所述参比检测腔内充有参比溶液;
S2、通过采样数据拟合出正/负极电解液电位经验公式;
其中,所述正极电解液电位经验公式为
所述负极电解液电位经验公式为
式中,E正、E负分别为正、负极电解液电位,单位mV;分别为2价、3价、4价、5价钒离子浓度;A正为正极电位经验公式常数项;B正为正极电位经验公式4价钒离子系数;C正为正极电位经验公式5价钒离子系数;A负为负极电位经验公式常数项;B负为负极电位经验公式2价钒离子系数;C负为负极电位经验公式3价钒离子系数;
S3、建立电解液浓度监测数据库并确定待测正/负极电解液中各个价态钒离子浓度,所述电解液浓度监测数据库包括正/负极电解液电位经验公式、钒总物质量守恒公式以及可选公式/不等式中的至少一个公式或者不等式,所述可选公式/不等式包括系统平均价态公式、正极钒总量守恒公式、负极钒总量守恒公式、正极钒浓度区间不等式以及负极钒浓度区间不等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0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