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0037.9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0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吉秋月;马建锋;王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排水弯管 过滤网 拉出 过滤 有机物及氮 管道联接 管道内部 时间处理 填料表面 上端 粗的 水中 弯管 渣子 去除 微生物 污染物 治理 中和 铺设 悬挂 生长 安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在河道的中间沿着河道的方向,铺设一根较粗的管道,所有进入河道的水都汇集到到管道中,管道内部设置有悬挂的填料,填料表面生长有一水中污染物为食物的微生物,管道的上端接排水弯管,弯管和管道联接处有过滤网,收集到的水首先在管道中和填料接触,经过反应后,经过过滤网过滤,从排水弯管排到河道中,形成水流,长时间处理之后,填料可以从管道一端拉出,同时拉出过滤渣子,清理后,重新将填料安置到管道内。该方法可以增加水的流动性,有效去除有机物及氮磷,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近几年“让市长下河游泳”的呼声反映了百姓对解决和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强烈愿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系统性强,工作涉及面广。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明确,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的责任主体,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指导地方落实并提出目标:2017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有以下方法对该黑臭水体进行治理,一种为曝气法,曝气法是通过向该黑臭水体中通入空气或者氧气,以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采用该方法对黑臭水体进行治理时需要通入大量的含氧气体,规模庞大,同时,采用该方法并不能降低所述水体中的氮磷浓度,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的黑臭问题;第二种为种植植物法,通过该方法能够对该黑臭水体中的氮磷进行吸收,但是,该方法中草本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经叶片释放至空气中,难以解决黑臭水体中溶氧量低的问题,因此,治理效果不明显,治理效率低下。第三种为加药法,通过加入各种絮凝剂,将悬浮物沉淀下来,使河水显得清澈。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单一方法治理效果差,且费用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在河道的中间沿着河道的方向,铺设一根较粗的管道,所有进入河道的水都汇集到到管道中,管道内部设置有悬挂的填料,填料表面生长有一水中污染物为食物的微生物,管道的上端接排水弯管,弯管和管道联接处有过滤网,收集到的水首先在管道中和填料接触,经过反应后,经过过滤网过滤,从排水弯管排到河道中,形成水流,长时间处理之后,填料可以从管道一端拉出,同时拉出过滤渣子,清理后,重新将填料安置到管道内。
本发明的优点是:黑臭河的产生原因之一是河道河床太宽,水没有流动性或流动缓慢,基本成为死水;本申请利用利用管道将河床隔成两层,河水在管道中先被处理,然后流入河床,河床由于有管道存在,河道变窄,水的流速加快增强流动性,当水量大的时候,水面超过河道中间堆积的部分时,则又为一条大河,不会影响防洪排涝。
排水弯管的溢流作用可以形成曝气作用,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整个过程无需动力,处理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方法所得河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在河道的中间沿着河道的方向,铺设一根较粗的管道1,所有进入河道的水都汇集到到管道1中,管道1内部设置有悬挂的填料2,填料2表面生长有一水中污染物为食物的微生物,管道1的上端接排水弯管3,弯管3和管道1联接处有过滤网4,收集到的水首先在管道1中和填料2接触,经过反应后,经过过滤网4过滤,从排水弯管3排到河道中,形成水流,由于处理过程都在管道之中,这样使得河水看上去清澈无污染,效果显著,长时间处理之后,填料2可以从管道1一端拉出,同时拉出过滤渣子,清理后,重新将填料2安置到管道1内。经过处理,河流表面的水质明显改善,含氧量维持在10~11mg/L,水质达到4类水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00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景观河道的水质改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资源能源回收的污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