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的六价铬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38624.4 | 申请日: | 201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1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字富庭;刘迎梅;胡德琼;陈树梁;王朝武;陈云龙;何易;成会玲;胡显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0/28 | 分类号: | B01J20/28;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2F10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六价铬离子 制备 复合膜 印迹 功能单体 乙烯基吡啶 支撑膜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重金属离子吸附 分离技术领域 环境适应能力 偶氮二异丁腈 膜分离技术 表面接枝 混合溶液 金属离子 模板离子 溶液环境 印迹技术 有机溶剂 致孔溶剂 交联剂 体积比 引发剂 可用 吸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的六价铬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重金属离子吸附分离技术领域。该以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的六价铬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六价铬离子为模板离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以体积比为1:1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为致孔溶剂,通过表面接枝法在支撑膜上制备得到六价铬离子印迹复合膜。本发明利用金属离子印迹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以现有商业膜为支撑膜,可制备六价铬离子印迹复合膜,其制备方法简单,且稳定性高,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在极端溶液环境中使用,可用于含Cr(VI)溶液中六价铬离子的吸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的六价铬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重金属离子吸附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镀、皮革、冶金工业的发展,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大量排放,对环境及生命体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其中铬离子是重金属离子污染物之一,且不同铬的存在形式对环境的危害不同,二价铬离子的化合物被认为是无毒的,少量的三价铬离子有利于胰岛素的激活,而六价铬离子是重大致癌物之一,会诱发肝癌、肺癌等重大疾病,因此,六价铬离子的吸附分离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六价铬离子消除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电解法、液液萃取法、液膜分离法、活性炭吸附法、生物吸附法,螯合树脂法等。上述方法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弊端,如化学沉淀法会造成二次污染,电解法会加大能源消耗和妨碍经济效益,液液萃取和液膜分离则需要大量高纯度有机溶剂,成本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以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的六价铬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利用金属离子印迹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以现有商业膜为支撑膜,可制备六价铬离子印迹复合膜,其制备方法简单,且稳定性高,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在极端溶液环境中使用,可用于含Cr(VI)溶液中六价铬离子的吸附分离。
本发明采用六价铬离子为模板离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以有机溶剂∕水(v:v=1:1)的混合溶液为致孔溶剂,用表面接枝法在支撑膜上制备得到六价铬离子印迹复合膜。该方法所述支撑膜在致孔溶剂下,于其表面负载可与模板离子产生螯合作用的含氮有机小分子,在交联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在膜表面交联聚合形成聚合层,洗脱除去模板离子后,膜表面形成对模板离子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空穴,从而得到对六价铬离子具有高吸附分离能力的印迹复合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以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的六价铬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六价铬离子为模板离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以体积比为1:1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为致孔溶剂,通过表面接枝法在支撑膜上制备得到六价铬离子印迹复合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K2Cr2O7溶于体积比为1:1的有机溶剂和水混合溶液致孔溶剂中,再加入4-乙烯基吡啶功能单体,在室温下恒温震荡反应2~3 h,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偶氮二异丁腈,溶解并摇匀,形成预聚液;
步骤2、将支撑膜置于步骤1中的预聚液,在常温下浸泡3~60 min,然后升温至60~80℃下反应12~36 h,最后用体积比为9:1的甲醇和醋酸混合溶液洗脱除去模板离子,制备得到六价铬离子印迹复合膜。
所述步骤1中K2Cr2O7、4-乙烯基吡啶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摩尔比为1:2~8:10~50。
所述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或异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86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