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净化装置的汽车用排气筒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8430.4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2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方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海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35 | 分类号: | F01N3/035;F01N13/0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筒 过滤网组 进气管 汽车用 泄压管 左端 蜂窝 挡板 净化装置 主体内腔 封板 内壁 尾气 隔板 催化反应 端面中部 隔板顶部 排气管道 气压稳定 出气管 隔热层 过滤网 通气孔 左端面 排出 平齐 净化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用排气筒技术领域的一种带有净化装置的汽车用排气筒,包括排气筒主体,所述排气筒主体的内壁设置有隔热层,所述排气筒主体的右端底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封板的右侧端面中部与隔板的左端面连接,所述封板的上下分别开设有出气管和辅助泄压管,所述挡板位于辅助泄压管和进气管之间,所述隔板顶部和底部的排气筒主体内腔均设置有横向的蜂窝过滤网组,所述蜂窝过滤网组的右端与通气孔左端内壁平齐,所述蜂窝过滤网组的左端位于进气管和挡板之间,所述排气筒主体左端开设有排气管道,该装置通过增加尾气经过过滤网的路径,使尾气中有害气体被催化反应进行充分的净化再排出,设置辅助泄压管,保证排气筒主体内腔气压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排气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净化装置的汽车用排气筒。
背景技术
排气筒是汽车上很常见的排气部件,其进气口接入来自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并从排气筒的出气口排出,传统使用中的汽车排气筒通常采用直通式,导致汽车尾气不经过过滤就直接排除,影响空气质量,虽然市场出现了带有过滤装置的排气筒,但过滤装置尺寸受到排气筒限制,普遍较小,尾气经过的路径短,无法对尾气进行充分的净化,导致排出的气体还存在大量的有毒气体,不适合推广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净化装置的汽车用排气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净化装置的汽车用排气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净化装置的汽车用排气筒,包括排气筒主体,排气筒主体的内壁设置有隔热层,排气筒主体的右端底部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左端贯穿排气筒主体右侧延伸至内腔左侧,排气筒主体内腔设置有分隔上下腔体的隔板,隔板的右侧开设有通气孔,排气筒主体的内腔左侧设置有封板,封板位于进气管左方,封板的右侧端面中部与隔板的左端面连接,封板的上下分别开设有出气管和辅助泄压管,出气管高度高于隔板高度,辅助泄压管高度低于隔板高度,隔板的底部左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辅助泄压管和进气管之间,隔板顶部和底部的排气筒主体内腔均设置有横向的蜂窝过滤网组,蜂窝过滤网组的右端与通气孔左端内壁平齐,蜂窝过滤网组的左端位于进气管和挡板之间,排气筒主体左端开设有排气管道。
进一步地,辅助泄压管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左侧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左端连接有密封塞,密封塞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导向杆。
进一步地,蜂窝过滤网组的左端到挡板的距离大于蜂窝过滤网组的左端到进气管的距离。
进一步地,辅助泄压管的外壁顶部和底部设置有与导向杆配合的导向滑槽,密封塞的右侧为圆台结构。
进一步地,排气筒主体包括左右两截,且左右两截通过内外螺纹旋合连接。
进一步地,蜂窝过滤网组为陶瓷蜂窝过滤网组,且陶瓷蜂窝过滤网组内部设置有催化剂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采用进气管、隔板、蜂窝过滤网组和出气管,使尾气从进气管进入,再经过较长路径的蜂窝过滤网组,蜂窝过滤网组上的催化剂催化尾气反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能够被充分反应生成无毒的气体再排出,防止排出的气体中还残留有毒气体;
2该装置采用辅助泄压管,在汽车提速时往往会导致尾气量增加,导致排气筒主体内腔气压增大,通过主动挤压密封塞,辅助泄压管能够及时的将多余的尾气进行临时的净化排放,延长排气筒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排气筒主体、2隔热层、3进气管、4隔板、41通气孔、5封板、6出气管、7辅助泄压管、71固定杆、72弹簧、73密封塞、74导向杆、8挡板、9蜂窝过滤网组、10排气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海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海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8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