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并联机器人阻抗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7544.7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8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太任;邓东宁;秦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栋智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扰动 观测器 并联 机器人 阻抗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并联机器人阻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五杆并联机器人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五杆并联机器人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为:
其中:q=[q1 q2]T∈R2为关节角度向量;为关节速度向量;为关节加速度向量;M(q)∈R2×2为惯性矩阵;表示哥氏力矩和向心力矩;G(q)∈R2是重力矩;表示集总不确定项,其中表示摩擦力矩,τd(t)表示外界扰动;τ∈R2是控制输入;τe=JT(q)fe∈R2是在关节空间中的机器人-环境交互力,其中J(q)是雅可比矩阵,fe=[fe1 fe2]T∈R2是末端交互力;
将矩阵M(q),和J(q)表示为:
其中:d11(q)=m1l2c1+m3l2c3+m4l12+I1+I3,d12(q)=d21(q)=(m3l2lc3+m4l1lc4)cos(q2-q1),h=-(m3l2lc3+m4l1lc4)sin(q2-q1),l1,l2,l3,l4分别表示各个关节的长度,lc1,lc2,lc3,lc4表示各个关节到对应关节质心的距离,I1,I2,I4,I5为各关节惯性矩,m1,m2,m3,m4分别为各个关节的质量;
摩擦力的模型为:
其中γi∈R,i=1,2...6为未知的正常数,tanh为双曲正切函数;摩擦力模型具有以下优点:可以表示静摩擦力;可以表示黏性力;可以表示库伦摩擦力;具有Stribeck效应,其中摩擦系数从静摩擦系数随着原点附近的滑动速度增加而减小;
步骤2,基于期望的阻抗动态模型,设计一个辅助轨迹,将阻抗控制设计问题转化为辅助轨迹的特殊跟踪问题;
步骤3,基于五杆并联机器人的欧拉-拉格朗日模型,设计扰动观测器,估计系统中的摩擦力和扰动;
步骤4,基于辅助轨迹跟踪误差,设计机器人-环境交互控制,抑制/鼓励机器人的错误/正确运动;
步骤5,设计阻抗控制,使得辅助轨迹跟踪误差及其一阶二阶导数收敛到零点一个小邻域,进而保证阻抗误差收敛到零点一个小邻域;
步骤6,根据仿真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对参数进行调整,通过MATLAB仿真后,如果控制效果不能满足要求,返回步骤3-5继续调节参数,直到控制效果达到要求;如果控制效果满足要求,则设计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未经江苏省(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75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