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6875.9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4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荣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合肥铭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2 | 代理人: | 张名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服务器 负载 均衡 方法 智能家居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家居系统控制主机、第一连接插孔、控制状态显示灯、第二连接插孔、无线控制信号杆,第一连接插孔设于家居系统控制主机前侧表面,并与家居系统控制主机内部紧密连接,控制状态显示灯嵌入连接于家居系统控制主机上,控制状态显示灯与家居系统控制主机为过盈配合连接,控制状态显示灯设有4个,并设于同一平面上,第二连接插孔设于控制状态显示灯右侧,并与家居系统控制主机内部相连接,本发明通过设有主机自动散热机构可以自动检测智能家居控制器的温度情况,温度升高时自动进行风扇降温,有利于对设备的保护,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而智能家居系统通常以智能家居控制器为核心处理模块,内置若干路数字量输入,可以是开关触点,也可以是脉冲信号。输入方式可选择,提供+12V的电源输出,可以直接接入包括烟雾、瓦斯、门磁、红外和求助在内的安防探头,同样、水电煤三表的接入也会非常方便;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在长时间的使用时,容易出现智能家居控制器内部温度升高的情况,容易导致使用寿命的减短,过高的温度甚至会损坏控制器等设备,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家居系统控制主机、第一连接插孔、控制状态显示灯、第二连接插孔、无线控制信号杆,所述第一连接插孔设于家居系统控制主机前侧表面,并与家居系统控制主机内部紧密连接,所述控制状态显示灯嵌入连接于家居系统控制主机上,所述控制状态显示灯与家居系统控制主机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控制状态显示灯设有4个,并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插孔设于控制状态显示灯右侧,并与家居系统控制主机内部相连接,所述无线控制信号杆底部一端通过带有螺纹的连接孔与家居系统控制主机旋紧连接,所述家居系统控制主机设有主机自动散热机构、控制主机模块体,所述控制主机模块体设于家居系统控制主机内部,所述主机自动散热机构设于家居系统控制主机内部,并与控制主机模块体紧密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主机自动散热机构由温度感应启动装置、电磁线圈推动装置、保护外壳、散热电路连接机构、散热启动电机、转动散热风扇组组成,所述温度感应启动装置设于保护外壳内部,并设于控制主机模块体上,所述温度感应启动装置通过电路连接线与电磁线圈推动装置相连接,所述电磁线圈推动装置设于控制主机模块体上,所述电磁线圈推动装置右侧一端与保护外壳相连接,所述保护外壳连接于散热启动电机左上方,并设于保护外壳内部上方,所述散热启动电机右侧一端嵌入转动散热风扇组上方内部,所述散热启动电机与转动散热风扇组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转动散热风扇组设于保护外壳内部右侧。
作为优化,所述温度感应启动装置包括导热块、温度传感装置、连接触头、电流连接线,所述导热块设于控制主机模块体上方,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底部一端与导热块紧密连接,所述连接触头一端与温度传感装置内部紧密连接,所述连接触头另一端通过电流连接线与电磁线圈推动装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荣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荣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68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