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排水口污水截流处理的人工湿地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5824.4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5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张志兰;王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泽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排水口 污水 截流 处理 人工 湿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排水口污水截流处理的人工湿地,包括截流滤过网架和截流旋转门,截流滤过网架和截流旋转门与河岸围合形成污水截流内部处理空间且所述截流旋转门与河岸排水口正对,截流滤过网架为内外双层网架结构且外围通过过滤网罩覆盖,截流滤过网架内部填充有过滤填料,过滤填料上种植水生植物,污水截流内部处理空间的水体中设有若干生物挂膜填料、若干缓释碳源补充管和若干增氧锁磷补充管。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排水中污染物的高效净化处理,有效降低其中氮磷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同时保证河道排水口的泄洪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湿地净水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道排水口污水截流处理的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作为城市地表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城市水体不但发挥着物质和能量输送的自然功能,而且还具有供水、行洪、排涝、灌溉、航运、景观、旅游等功能。由于长期的高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很多城市水体都面临严重富营养化甚至黑臭的问题。目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逐渐提上日程。很多城市建立了“河长制”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实践表明,在排污口完全拦截的情况下,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综合手段进行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修复是有效的。通过生态修复,很多城市黑臭水体得到了有效治理,城市水生态、水环境和水景观得到了有效恢复。
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城市集中式的管道排污和面源排污,正所谓城市水体黑臭的原因基本属于“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因此管理部门在河道周边进行了岸边拆违、管道截污等措施。毋庸讳言,这些措施是有效的,大大有利于减少进入城市水体的污染物。但现实的背景是即使在完成管道截污和岸边拆违后,一些城市水体的黑臭和富营养化现象并没有明显减缓,这种城市水体即使采用各种生态修复技术,水体生态系统仍难以恢复到优于V类水的水平,一些进行过生态修复的河道在高温季节仍会出现大面积的蓝绿藻爆发,甚至水体黑臭现象。
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很多城市水体很难实现真正意义的纳管截污,水体污染物主要通过雨水管道进入河道。通过雨水管道进入城市水体的污染,仅靠河道内的生态修复手段难以维持河道水质的长期稳定。因此,实现在河道内对雨水口排污的有效拦截,使通过雨水口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在河道生态修复的净化能力范围内,同时不影响雨水口的泄洪能力,是实现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重要前提。
潜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生态水处理技术对城市黑臭水体修复非常有效,一些黑臭水体修复时通过在岸边建设旁路潜流人工湿地对水体进行循环处理,有效提升水质。人工湿地由湿地植物、介质滤床和微生物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河道排水口污水截流处理的人工湿地,实现对排水中污染物的高效净化处理,同时保证河道排水口的泄洪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河道排水口污水截流处理的人工湿地,包括截流滤过网架和截流旋转门,所述截流滤过网架和截流旋转门与河岸围合形成污水截流内部处理空间且所述截流旋转门与河岸排水口正对,所述截流滤过网架为内外双层网架结构且外围通过过滤网罩覆盖,所述截流滤过网架内部填充有过滤填料,所述过滤填料上种植水生植物,所述污水截流内部处理空间的水体中设有若干生物挂膜填料、若干缓释碳源补充管和若干增氧锁磷补充管。
所述污水截流内部处理空间的水体中设有人工浮岛,所述生物挂膜填料、缓释碳源补充管和增氧锁磷补充管吊装于人工浮岛下部。
所述人工浮岛包括浮框和耐污浮水植物,所述耐污浮水植物种植于浮框上。
所述缓释碳源补充管和增氧锁磷补充管分别为管壁开孔的填料管并通过挂扣吊挂在人工浮岛的下方,所述缓释碳源补充管内部填充的缓释碳源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可降解塑料,所述增氧锁磷补充管内部填充的缓释增氧锁磷剂为纯度90%以上的过氧化钙。
所述人工浮岛的宽度小于截流旋转门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泽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泽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5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池曝气污水生态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生化污泥零排放污水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