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电池管理电路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4082.3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1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友复;魏荣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碳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20 | 分类号: | H02J50/20;H02J50/27;H02J7/0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11446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冷文燕;武玉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TW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单元 转换单元 电连接 充电单元 电波信号 内部电源供应器 过滤 直流电压提供 天线 传送 第二控制信号 第一控制信号 接收端装置 管理电路 接收电波 天线接收 微波电池 直流电压 转换 | ||
一种微波电池管理电路,包括天线,用以接收电波信号;滤波单元,电连接至天线,用以过滤天线接收到的电波信号;转换单元,电连接至滤波单元,用以将滤波单元过滤后的电波信号转换成一直流电压;充电单元,电连接至转换单元,用以将转换单元产生的直流电压提供给接收端装置的内部电源供应器;以及控制单元,电连接滤波单元及充电单元,用以传送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滤波单元过滤接收到的电波信号,且用以传送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充电单元将转换单元产生的直流电压提供给内部电源供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管理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空气中的微波信号来为电池进行涓流充电的微波电池管理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线充电技术中,一般都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如: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如:移动装置),而无线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即是利用法拉第定律的电磁感应,当电流通过线圈便会产生新的磁场;因新的磁场变化量便会产生感应电流,有了感应电流便可进行充电。无线充电器通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而感应产生电流,从而将能量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
然而,在现有的无线充电技术之下,发射端(供电设备)与接收端(用电装置)之间距离必须相当接近,甚至几乎贴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感应电动势,使用上相当不方便。况且,无线充电为了安全考量,不能进行太高负载的充电行为,如果同时把很多东西放在充电板上面充电,不能超过安全的供电,否则可能会导致装置燃烧等危险。再者,无线充电由于会产生电磁,也可能干扰其他的无线装置。
当然,其他的无线充电方式还有电磁共振,利用发射端与接收端具有相同频率的共振原理,来进行高效传输能量。又或是利用雷射光方式充电、或利用太阳能方式传送的光能来充电。但上述方法皆不够普及,且其技术上也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微波电池管理电路,适用于接收端装置,包括天线,用以接收电波信号。滤波单元,电连接至所述天线,用以过滤所述天线接收到的所述电波信号。转换单元,电连接至所述滤波单元,用以将所述滤波单元过滤后的电波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压。充电单元,电连接至所述转换单元,用以将所述转换单元产生的所述直流电压提供给所述接收端装置的内部电源供应器。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滤波单元及所述充电单元,用以传送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滤波单元过滤接收到的所述电波信号,且用以传送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充电单元将所述转换单元产生的所述直流电压提供给所述内部电源供应器。
优选地,所述滤波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调整滤波频段以对所接收到的电波信号进行滤波以取得特定频段的电波信号。
优选地,所述滤波单元还包括陷波单元,所述陷波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调整滤波频段以对所接收到的电波信号进行滤波。
优选地,所述充电单元至少包括脉宽调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宽调变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来控制提供给所述内部电源供应器的充电电流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脉宽调变模块根据第二控制信号调整内部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以控制提供给所述内部电源供应器的所述充电电流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接收端装置具有多个模块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侦测模块,用以不断地侦测所述接收端装置的剩余电量,并判定所述剩余电量是否小于预设参考电量,其特征在于,若侦测到的剩余电量小于所述预设参考电量,则所述控制单元关闭所述接收端装置的多个所述模块功能。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侦测模块,用以不断地侦测所述接收端装置的剩余电量,并判定所述剩余电量是否大于预设参考电量,其特征在于,若侦测到的剩余电量大于所述预设参考电量,则所述控制单元关闭至少下列一者:所述滤波单元、所述转换单元及所述充电单元。
优选地,所述电波信号包括无线基地台信号、手机基地台信号、无线网络、及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碳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碳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4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