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轨迹的社会关系判断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33723.3 | 申请日: | 2018-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鞠时光;唐祥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6/215 | 分类号: | G06F16/215;G06F16/23;G06F16/2458;G06F16/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轨迹 社会关系 判断 方法 | ||
1.一种基于移动轨迹的社会关系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出行者轨迹数据,构建轨迹点集合Traj,即通过出行者携带手机,借助手机软件和定位技术采集出行者轨迹数据离散点;
2)清洗轨迹点集合Traj,并对缺失数据进行标记;
3)从清洗后的轨迹点集合Traj中提取轨迹中的停留点序列Stop=<s1,s2,s3,…,sn>,其中,si表示用户某一停留点,记为si=(Lon,Lat,t1,t2),Lon表示停留点si的经度,Lat表示停留点si的纬度,t1为进入停留点si的时间,t2为离开停留点si的时间;
4)对停留点序列Stop进行语义化扩展,扩展后的停留点序列为S=<(C1,T1),(C2,T2),…,(Cn,Tn)>,其中Ci表示语义位置,包括停留点的名称、详细地址以及行业分类;Ti表示在对应停留区域Pi开始停留的时间和离开时间,是一个二元组(tstart,tend),其中tstart表示在停留区域Pi开始停留的时间,tend表示离开停留区域Pi的时间;停留点序列S中所有地理区域的集合用S.C来表示;
5)构建语义位置层次结构,记为其中L表示层次结构总的层数,1≤l≤L,Cl={cl,1,cl,2,…,cl,k}表示在l层语义位置的集合,cl,k表示第l层中的第k个语义位置;
6)提取用户A和用户B间的共现信息,记为θ=(u,v,time,timeblock,place,category),其中u,v是用户编号,time为出现共现的时间,timeblock为在一起的时间长度,place为相遇的位置名称,若不存在名称则为相遇地点的经纬度,category为相遇地点的类别;
7)通过对两个用户间的地理共现信息的统计分析,获取用户间地理共现信息特征;
8)根据用户间地理共现信息特征,利用分类算法SVM划分移动对象间的社会关系,关系类别的集合用C:{c1,…cnum}表示,num表示关系类别的数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轨迹的社会关系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构建轨迹点集合Traj方法如下:
1.1)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Wi-Fi定位以及基站定位技术获取出行者的经纬度信息;
1.2)利用手机软件对经纬度信息以及信息对应的时间戳进行存储收集,得到同时具有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的轨迹数据Traj=<p1,p2,p3,…,pn>,其中,每个轨迹点pi记为pi=(Loni,Lati,ti),Lon表示轨迹点的经度,Lat表示轨迹点的纬度,t表示轨迹点的时间戳,且pi.t<pi+1.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37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