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敏捷软件开发持续集成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33335.5 | 申请日: | 2018-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8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8/71 | 分类号: | G06F8/7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构建 工作空间 源代码 软件开发 仓库 集成服务器 源代码获取 存储步骤 人为环境 软件仓库 硬件平台 有效促进 触发 源码 创建 打包 存储 变更 团队 开发 共享 资产 成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敏捷软件开发持续集成方法及系统,包括:源代码获取步骤:获取开发的源代码并提交至代码仓库;工作区创建步骤:持续集成服务器为每一个项目在持续集成从节点上创建了一个单独的项目工作空间,当触发或请求一次新的构建时,将源代码仓库的源码存放到对应的项目工作空间;构建执行步骤:在持续集成从节点的项目工作空间内执行构建过程,得到构件;存储步骤:在构建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构建打包存储至软件仓库。本发明有效促进团队成员每天多次集成,大大减少集成的问题;共享开发的硬件平台,使得硬件资产的利用率大大提升;减少人为环境变更带来的软件错误与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共享硬件实验平台的敏捷软件开发持续集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敏捷开发模式从1990年代中期逐渐开始发展起来,是一种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的新型软件开发方法。它更强调程序员团队与业务专家之间的紧密协作,面对面的沟通(认为比书面的文档更有效),频繁交付新的软件版本,紧凑而自我组织型的团队,能够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的代码编写和团队组织方法。
敏捷开发的快速开发节奏带来更频繁地集成软件,从而反复重复软件集成过程,如果项目开发的规模比较小,比如一个人的项目,如果它对外部系统的依赖很小,那么软件集成不是问题,但是随着软件功能的增多,模块组成的丰富,软件开发人员的加入,项目复杂度的随之变大,就会对集成和确保软件组件能够在一起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早集成,常集成。早集成,频繁地集成帮助项目在早期发现项目风险和质量问题,如果到后期才发现这些问题,解决问题代价很大,很有可能导致项目延期或者项目失败。
持续集成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现实工作中目标硬件资源数量受限,构建、测试、发布流程不一致,团队开发成员之间工作环境无法共享,阻碍持续集成有效地执行,使敏捷开发模式无法真正落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敏捷软件开发持续集成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敏捷软件开发持续集成方法,包括:
源代码获取步骤:获取开发的源代码并提交至代码仓库;
工作区创建步骤:持续集成服务器为每一个项目在持续集成从节点上创建了一个单独的项目工作空间,当触发或请求一次新的构建时,将源代码仓库的源码存放到对应的项目工作空间;
构建执行步骤:在持续集成从节点的项目工作空间内执行构建过程,得到构件;
存储步骤:在构建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构建打包存储至软件仓库。
较佳的,在所述源代码获取步骤与所述工作区创建步骤之间还包括:
集成步骤:根据请求或者在源代码提交至代码仓库后,持续集成服务器进行一次集成。
较佳的,在任意步骤异常时,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通知。
较佳的,所述构建执行步骤与所述存储步骤之间还包括:
测试步骤:对得到的构建在硬件平台上执行测试,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测试结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敏捷软件开发持续集成系统,包括:
源代码获取模块:获取开发的源代码并提交至代码仓库;
工作区创建模块:持续集成服务器为每一个项目在持续集成从节点上创建了一个单独的项目工作空间,当触发或请求一次新的构建时,将源代码仓库的源码存放到对应的项目工作空间;
构建执行模块:在持续集成从节点的项目工作空间内执行构建过程,得到构件;
存储模块:在构建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构建打包存储至代码仓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未经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33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