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汽车碰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2540.X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9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刘燕德;周尔民;韦宝泉;陈洞滨;李斌;刘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4 | 分类号: | B60R21/0134;B60T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汇知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83 | 代理人: | 刘焓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碰撞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汽车碰撞装置,包括路面吸盘器、真空泵、控制电路板、安全气囊、高清夜视摄像头、激光雷达、预警灯、制动按钮、缓冲按钮,通过在汽车上安装高清夜视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协同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并将该信息反馈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再控制预警灯向司机发出报警,当汽车快装上障碍物时,安装在汽车外表的安全气囊启动,以缓冲汽车撞击障碍物,同时安装在汽车底部的路面吸盘器紧紧抓住地面,使汽车快速制动、防止汽车摆尾,以减少车辆对障碍物的二次撞击,此外,司机还可以通过按钮来自动控制安全气囊和路面吸盘器工作,降低交通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驾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汽车碰撞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外在防止车道偏离和保持安全车距两个方面都开展了相当多有益的探索,在雷达、激光、超声波、红外线、机器视觉等传感器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车元素研究显示,若在公路交通事故发生前的1.5s给驾驶员发出预警,则可避免90%的这类事故。因此,通过在汽车上安装汽车碰撞预警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分析车道、周围车辆的状况等驾驶环境信息,一旦当驾驶员发生疲劳及精神分散、汽车出现无意识的车道偏离及汽车间车距过近时,存在追尾可能,能够及时给予驾驶主动预警,是减少公路交通事故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但是这些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当汽车碰撞预警系统提示司机时,司机只能采取减速制动的方式来防止车辆碰撞,但是在汽车与障碍物之间距离太短、而车速相对较高时,司机采取制动时,还是会撞上障碍物,若采取紧急刹车,由于惯性的原因,汽车还会往前移动,同时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车辆会存在左右摆动的情况,不利于驾驶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汽车碰撞装置,通过在汽车上安装高清夜视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协同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并将该信息反馈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再控制预警灯向司机发出报警,当汽车快装上障碍物时,安装在汽车外表的安全气囊启动,以缓冲汽车撞击障碍物,同时安装在汽车底部的路面吸盘器紧紧抓住地面,使汽车快速制动、防止汽车摆尾,以减少车辆对障碍物的二次撞击,此外,司机还可以通过按钮来自动控制安全气囊和路面吸盘器工作,降低交通安全事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汽车碰撞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汽车碰撞装置,包括路面吸盘器、真空泵、控制电路板、安全气囊、高清夜视摄像头、激光雷达、预警灯、制动按钮、缓冲按钮,路面吸盘器安装在后车桥的中后方,用于辅助汽车制动,防止汽车急刹时出现摆尾现象,真空泵安装在汽车后备箱内,用于将路面吸盘器中的空气抽出,预警灯安装在汽车内仪表盘上方的杂物箱上,用于为司机提供报警信息,在汽车左前大灯和右前大灯旁边均设有相同的高清夜视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由高清夜视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协同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在汽车左前大灯下方、右前大灯下方、前保险杠上各安装一个相同的安装安全气囊,用于缓冲对障碍物的撞击,制动按钮和缓冲按钮安装在方向盘上,制动按钮用于控制路面吸盘器工作,缓冲按钮用于控制安全气囊的工作,控制电路板安装在汽车内仪表盘上方的杂物箱内,用于处理高清夜视摄像头和激光雷达采集到的信息,同时接收制动按钮和缓冲按钮发送来的指令,控制路面吸盘器、真空泵、安全气囊的工作。
本发明的路面吸盘器包括底座、步进电机、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一旋转轴、伸缩杆、第二旋转轴、小臂、吸盘、第三旋转轴、大臂,底座安装在汽车后桥的中后方,步进电机安装在底座旁边,第一斜齿轮安装在步进电机的旋转轴上,大臂与底座之间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便于大臂在底座上移动,第二斜齿轮安装在第一旋转轴上,大臂和小臂之间通过第三旋转轴连接,便于小臂与大臂之间灵活转动,伸缩杆与小臂之间采用第二旋转轴连接,便于伸缩杆拉动小臂,小臂的另一端与吸盘连接在一起,由步进电机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为第二斜齿轮传动,进而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第一旋转轴带动伸缩杆移动,伸缩杆拉动第二旋转轴,进而拉动小臂在移动,大臂作为小臂的支撑杆,使得小臂的移动去带动吸盘移动,使得吸盘能往下伸出去吸住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25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车联网终端的翻车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安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