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高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2357.X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5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毛旺龙;张文强;李斌商;赵旭;袁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微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83/07;C08L63/00;C08L29/14;C08L93/02;C08K7/06;C08K5/14;C08K7/26;C08K3/34;C08K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安庆市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阻尼材料 聚氨酯 制备 环氧树脂 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 补强填充剂 聚氨酯纤维 虫胶树脂 损耗因子 阻尼材料 阻尼性能 氟橡胶 固化剂 交联剂 碳纤维 乙烯基 重量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高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阻尼材料领域,所述聚氨酯高阻尼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氨酯纤维35‑43份、乙烯基氟橡胶18‑20份、碳纤维5‑9份、环氧树脂10‑14份、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6‑8份、虫胶树脂5‑7份、交联剂1‑3份、补强填充剂1‑3份、固化剂2‑4份。本发明所述聚氨酯高阻尼材料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拓宽了阻尼温域,提高了损耗因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高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阻尼材料是将固体机械振动能转变为热能而耗散的材料,主要用于振动和噪声控制。材料的阻尼性能可根据它耗散振动能的能力来衡量,评价阻尼大小的标准是阻尼系数。导弹、运载火箭和飞机在飞行时,由于发动机工作和气动噪声等原因,会引起严重的宽频带随机振动和噪声环境,还会激发结构和电子控制仪器系统众多的共振峰,使结构出现疲劳失效和动态失稳,使电子控制仪器精度降低以至发生故障。目前的阻尼材料有效阻尼温域较窄,且阻尼因子低,阻尼性能还需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高阻尼材料,其具有优异的阻尼性能,拓宽了阻尼温域,提高了损耗因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氨酯高阻尼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氨酯纤维35-43份、乙烯基氟橡胶18-20份、碳纤维5-9份、环氧树脂10-14份、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6-8份、虫胶树脂 5-7份、交联剂1-3份、补强填充剂1-3份、固化剂2-4份。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高阻尼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氨酯纤维39份、乙烯基氟橡胶19份、碳纤维7份、环氧树脂12份、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7份、虫胶树脂6份、交联剂2份、补强填充剂2份、固化剂3份。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包括乙烯基三胺和双氰胺,所述四乙烯五胺和双氰胺的质量比为 3:2。
优选地,所述补强填充剂为硅藻土、滑石粉、石棉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环氧树脂、虫胶树脂混合均匀,然后加热到半熔融状态,接着放入滚揉机内滚揉2-4h,得到混合料;
(2)将乙烯基氟橡胶加入密炼机中,在100-120℃下密炼25-35min,转速为 150-200r/min,然后加入碳纤维、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交联剂、补强填充剂、固化剂,继续混炼30-40min,再加入混合料,在75-80℃下密炼60-90min,转速为200-250r/min,即得所述聚氨酯高阻尼材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滚揉机的转速为4-6rpm。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加热温度为80-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聚氨酯纤维具有高弹性回复率和高断裂伸长率,乙烯基氟橡胶弹性好,且具有耐高温性能,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耐热且柔软性佳,本发明聚氨酯纤维和乙烯基氟橡胶为主料,再添加其他辅料,制得的阻尼材料,拓宽了阻尼温域,且提高了损耗因子。
(2)环氧树脂和虫胶树脂一起混合,经滚揉机滚揉之后再与其他原料混合,可以提高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微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微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23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丁腈橡胶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接线盒用汇流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