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尿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31911.2 | 申请日: | 2018-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0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先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 地址: | 2013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尿 结构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尿结构,包括具有排液口的外鞘管,穿设于外鞘管中的内芯,与设置在内芯远端的球囊,球囊定位在患者的膀胱内,外鞘管可受外力作用而相对于内芯轴向移动,其中,当外鞘管的排液口位于患者的括约肌与膀胱之间时,患者膀胱内的尿液直接流入排液口并予以排出,以提供非自主排尿功能,而当外鞘管的排液口位于所述患者的括约肌与尿道外口之间时,膀胱内的尿液在流过所述括约肌而进入所述尿道后,再流入所述排液口以经由所述导尿通路予以排出,以提供自主排尿功能。借此,本申请可依据患者的实际使用需求,而可转换提供自主排尿与非自主排尿的功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尿路刺激症状,并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导出膀胱内的尿液的导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学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尿管是1930s发明的Foley尿管,由于此类型尿管相较于之前的尿管具有柔软、有弹性、方便固定、防水等优点,故至今仍然在使用,然而,当前Foley尿管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所带来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同样是广泛存在的。
例如,美国于2002年单纯因为Foley尿管的问题所导致就诊的次数即高达700万次,直接和间接损失高达16亿美元,此外,还有很多难以估量的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这些并发症包括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以及尿路刺激症状,这些问题还会造成患者的使用不适、病情迁延、尿道狭窄、膀胱结石等问题。
通过对Foley尿管的结构分析就会发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Foley尿管本身的结构设计缺陷所导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尿管膀胱端的突出部分(即导向端)在患者的膀胱空虚时或者患者改变体位时,容易戳碰患者的膀胱壁,从而诱发膀胱痉挛或者尿路刺激症状,且对于膀胱壁的反复戳碰还容易破坏膀胱的上皮防护结构,从而导致泌尿系感染的发生;(2)尿管膀胱端的球形球囊结构以及排水口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尿管在完全排空的状态下,仍会有少量尿液积聚在尿管球囊和膀胱壁之间,成为不流动的死水,此亦是诱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3)对于需短时留置的导尿管,例如需麻醉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通常会在尿道中留置导尿管,以帮助患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膀胱内尿液的导出;但当手术结束病人恢复意识并且可以自由活动时,病人可以完成自主排尿,然而,由于疾病管理需要,留置的导尿管不能马上拔出,仍需留置观察几日,现有导尿管不具备由非自主排尿向自主排尿转换的功能,以至于一方面导尿管在尿道内会形成刺激,另一方面尿道粘膜在受激条件下分泌物会增多,从而加重刺激和尿路感染的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虽然有部分尿管结构做过改进,但均没有系统性解决患者尿路刺激症状和可转换自主与非自主排尿的尿管结构出现。有鉴于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即为本案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尿结构,可提供自主排尿与非自主排尿的切换功能,以满足患者的不同使用需求。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尿结构,可以缓解患者的尿路刺激症状,并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尿结构,用于为患者提供导尿功能,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先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先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19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