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息交互的盲人公交引航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31327.7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伟;郭笑彤;陈宜恒;林修全;韩君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05 | 分类号: | G08G1/00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交互 电子公交站牌 乘车需求 接收模块 无线发射 引航系统 无线接收/发送模块 输入/输出模块 数据信息传输 语音输出模块 定位模块 感应识别 公交司机 公交信息 公交站台 需求信息 语音播报 智能公交 蜂鸣器 公交车 悬挂式 上车 进站 地理位置 服务器 佩戴 站点 语音 出行 发送 路段 传输 记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交互的盲人公交引航系统,包括一个盲人佩戴的悬挂式设备,该设备用语音输入/输出模块、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完成盲人乘车需求信息的发送,用蜂鸣器提醒盲人到达目的地站点,用定位模块记录盲人地理位置;一个电子公交站牌,用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和LED显示模块完成盲人乘车需求信息的传输和显示,使公交司机获取盲人侯乘信息,用RFID感应识别模块和语音输出模块让盲人获取进站公交信息;一个智能公交服务器,用无线接收/发送模块完成盲人设备和电子公交站牌的数据信息传输;一个盲人公交站台,方便盲人迅速上车。通过语音播报和需求信息的显示,实现盲人与公交车的信息交互,方便盲人在已知路段实现独立公交出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信息交互的盲人公交引航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城市的基础公共交通,绝大多数针对的是具有一定独立自主能力的行人,以此为基本原则的建立的基础公共交通虽然优点明显,比如:建设前期考察任务轻、开建到收工校检历时少、所需经费低等等,但存在着人性化低、对特殊群体“不友好”等缺点。
目前国家大中城市的基础公共交通已经接近饱和,人们对于基础公共交通的期望也从“设施是否具备”转向“设施是否方便”,对于处于第三产业交通服务业更为明显。近些年来,一些针对特殊群体的而建立的基础公共交通设施也开始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如北京市部分公交站牌设有盲文、上海市部分大型场所设有盲人路标等。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向这样专门服务于特殊群体的交通设施数量和质量还属于比较低的水准。
课题组认为一个城市发展水准完全可以从城市内部设施的“文明程度”看出来,而城市设施文明程度体现在设施对居民的“友好性”,因此,针对现有公共交通交通设施当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本领域在多个方面都需要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的现象,课题组以提高城市交通设施对盲人群体“友好性”为目的,设计出“基于信息交互的盲人公交引航系统”之一理论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信息交互的盲人公交引航系统,能够辅助盲人乘车。
一种基于信息交互的盲人公交引航系统,包括盲人佩戴装置,用于接收并发送盲人的乘车需求;
电子公交站牌,用于显示盲人乘车信息,识别公交车信息;
智能交通服务器,用于处理和转发收到的盲人佩戴装置以及电子公交站牌发来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盲人佩戴装置包括语音输入模块、第一语音输出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存储模块、定位模块以及蜂鸣器;语音输入模块、第一语音输出模块、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存储模块、定位模块以及蜂鸣器均与第一单片机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公交站牌包括第二无线收发模块、LED显示模块、车辆识别模块、感应模块以及第二语音输出模块,以上各模块均与第二单片机相连接,所述LED显示模块包括LED指示灯和LED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公交站牌还包括站牌本体、太阳能电池板、站牌预埋件以及备用电源;所述站牌预埋件固定在地表,站牌本体下部与站牌预埋件固定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站牌本体的顶端,第二语音输出模块以及LED显示模块设置在站牌本体朝向道路的一侧;备用电源、车辆识别模块、感应模块以及第二单片机均设置在站台预埋件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与第二无线收发模块的型号为ZF02-9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片机与第二单片机的型号为MCS8051。
进一步的,所述蜂鸣器的工作电压为1.5V。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模块包括感应线圈和RFID射频读写器,感应线圈置于电子公交站牌前的路面下,RFID射频读写器设置于站牌本体9顶部,该RFID射频读写器的探测距离为2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1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行横道信号提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GSM的车辆及道路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