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调整螺母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30797.1 | 申请日: | 2018-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6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西马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37/00 | 分类号: | F16B37/00;F16B39/282;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金宇平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紧装置 转动连接 第一滑块 调整螺母 缓冲装置 压紧槽 相背 有压 固定螺纹 滑动连接 新型装置 意外事故 紧装置 螺纹 紧槽 卡块 内壁 松脱 贯穿 外部 延伸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调整螺母,包括本体,本体内部的均开设有压紧槽,两个压紧槽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紧装置,两个压紧装置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压紧装置顶部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缓冲装置,两个缓冲装置相对的一侧均与两个压紧槽内壁的相背的一侧转动连接,两个压紧装置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两个第一连杆的一端均贯穿本体的顶部且延伸至本体的外部,本使用新型装置通过两侧的卡块同时固定螺纹,使用简单,固定安全可靠,保证了螺纹的固定可靠,不会松脱,提升了工作的安全性,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调整螺母。
背景技术
螺母就是螺帽,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所有生产 制造机械必须用的一种元件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碳钢、不锈钢、有色金属(如 铜)等几大类型。螺母是将机械设备紧密连接起来的零件,通过内侧的螺纹, 同等规格螺母和螺栓才能连接在一起。螺母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相关领域中, 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在许多机械设备中需要用到螺母来固定安装,实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螺母主要以螺纹连接的形式与其他设备部件之间相连接,由于机械设备运转的 时候一般都会有振动在同步进行,长时间的振动会导致螺母松动,最终甚至松 脱,因而振动导致发生两部件之间松开是常见的现象,此时就需要停机进行检 修维护,影响工作速度,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调整螺母。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调整螺母,包括本体,本体内部的均开设有压紧槽, 两个压紧槽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紧装置,两个压紧装置的相对的一侧均 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压紧装置顶部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缓冲装置,两个 缓冲装置相对的一侧均与两个压紧槽内壁的相背的一侧转动连接,两个压紧装 置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 两个第一连杆的一端均贯穿本体的顶部且延伸至本体的外部,两个连杆位于本 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压紧装置包括第一空心箱,第一空心箱的顶部 和底部均贯穿有第一压力杆,两个第一压力杆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两个限位板相背的一侧分别与第一空心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且位于两个第 一压力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压力杆相背的一端均转动连 接有第二连杆,两个第二连杆的右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推板,第一空心箱右侧的 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空心箱,第二空心箱的右侧贯穿有第二压力杆,第二压力 杆的底端与第二空心箱内壁的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杆,第一缓冲杆一端通 过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连杆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一缓冲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分别 转动连接有第二缓冲杆和第三连杆,第二缓冲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件与压紧 槽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右 侧与压紧槽内壁的右侧且位于第二转动件的顶部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推板的右侧与卡块的左侧固定连接,两个卡 块相对的一侧均贯穿本体且延伸至本体螺纹槽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空心箱的左侧与压紧槽内壁的左侧的中 部固定连接,位于推板顶部的第一连杆的顶部与第一滑块的底部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本体顶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拉块相对的一侧 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支撑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相对的一侧之间固 定连接有第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西马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西马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0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