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稠油开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0344.9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2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于庆森;董宏;杨柳;李雪松;王倩;陈燕辉;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稠油开采方法,用于稠油油藏,稠油油藏的上油层和下油层之间具有隔层,稠油油藏中具有反九点井组,稠油开采方法包括:在反九点井组的边井和角井中分别下入封隔器,封隔器位于隔层位置;通过边井和角井向下油层注入蒸汽,以在下油层中进行蒸汽吞吐;通过反九点井组的注汽井至少向上油层注入蒸汽,以在上油层中进行蒸汽驱。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稠油油藏采收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稠油开采方法。
背景技术
蒸汽吞吐和蒸汽驱是稠油油藏的主要开发方式,但很多地区的稠油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蒸汽超覆严重,油藏在深度方向吸汽不均,造成油藏顶部采出程度高,底部采出程度低,特别是油藏内存在稳定的隔层,且隔层的上油层和下油层渗透率差异大的油藏。该类油藏吞吐4-5轮后,上油层因吸汽多,采出程度高,基本形成了热连通;而下油层因吸汽少,油层动用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稠油开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稠油油藏采收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稠油开采方法,用于稠油油藏,稠油油藏的上油层和下油层之间具有隔层,稠油油藏中具有反九点井组,稠油开采方法包括:在反九点井组的边井和角井中分别下入封隔器,封隔器位于隔层位置;通过边井和角井向下油层注入蒸汽,以在下油层中进行蒸汽吞吐;通过反九点井组的注汽井至少向上油层注入蒸汽,以在上油层中进行蒸汽驱。
进一步地,在注汽井中注入蒸汽的过程中,上油层和下油层均吸收蒸汽。
进一步地,在注汽井中注入蒸汽的速度为60-70t/d,注汽井的井底干度大于70%。
进一步地,在下油层注入蒸汽的强度为110-130t/m,注入蒸汽的速度为60-70t/d。
进一步地,边井和角井的井底干度大于70%,边井和角井的焖井时间为5-7天。
进一步地,封隔器为热胀式封隔器,在边井和角井注入蒸汽时,封隔器能够膨胀以封堵边井和角井。
进一步地,未在边井和角井注入蒸汽时,封隔器能够收缩以避让边井和角井。
进一步地,边井和角井组成吞吐井,稠油开采方法还包括:调节注汽井和吞吐井的注采参数,直至生产结束。
进一步地,稠油开采方法适用于吞吐多轮次后的稠油油藏。
进一步地,稠油油藏单井吞吐轮次大于3轮,稠油油藏的上油层已形成热连通,稠油油藏的隔层厚度大于2m,上油层和下油层的渗透率级差大于5。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稠油油藏的反九点井组的边井和角井中分别下入封隔器,并将封隔器设置在隔层位置,这样可通过封隔器将上油层和下油层间隔,通过边井和角井向下油层注入蒸汽,可在下油层进行蒸汽吞吐,通过注汽井向上油层注入蒸汽,可在上油层进行蒸汽驱。这样下油层单独进行蒸汽吞吐,可有效动用下油层,提高采出程度,上油层采用蒸汽驱,可有效利用上油层的油量。该技术方案将蒸汽吞吐与蒸汽驱结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稠油油藏中的反九点井组的布置示意图;
图2示出了蒸汽在稠油油藏中的流动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上油层;12、下油层;13、隔层;21、边井;22、角井;23、注汽井;30、封隔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0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比拉斯汀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制品做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