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除磷陶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26502.3 | 申请日: | 2018-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1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谢发之;李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3/135 | 分类号: | C04B33/135;C04B33/132;C04B33/13;C04B3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紫***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陶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除磷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重量份的粉煤灰20-25份、造孔剂60-70份、粘土粉35-45份、农作物秸秆50-60份、硝基纤维素30-40份和白炭黑25-30份分别干燥后,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料;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加入圆盘造球机中成球,成球过程采用喷洒液对混合料进行喷洒;成球后筛选出粒径为5-7mm的生球进行干燥,然后进行焙烧,得到烧成的多孔陶粒;所述的喷洒液为质量百分比为3.0-5.0%的硅酸钠溶液;
(3)将步骤(2)烧成的多孔陶粒用HNO3溶液浸泡36-48h,先用自来水清洗,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涤水的pH值为中性,然后进行干燥,得干燥后的多孔陶粒;
(4)用NaOH溶液清洗步骤(3)所得的干燥后的多孔陶粒,再用自来水清洗,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洗涤液的pH值为中性后,干燥,制得多孔除磷陶粒;
所述的步骤(1)中的粘土粉为高岭石、蒙脱石和水云母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步骤(1)中的农作物秸秆为稻草、油菜、玉米、小麦和豆类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步骤(3)中的HNO3溶液的浓度为1mol/L;
所述的步骤(4)中的NaOH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5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除磷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造孔剂为煤粉或淀粉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除磷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农作物秸秆为玉米、小麦和豆类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除磷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焙烧温度为600-700℃。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孔除磷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的NaOH溶液与步骤(3)所得的干燥后的多孔陶粒的体积比为7-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65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