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腔导热式压铸头空腔传热导热式压铸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25822.7 | 申请日: | 2018-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7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波热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8/02 | 分类号: | B22D18/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毅智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8 | 代理人: | 袁敏 |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高新区金凤***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腔 导热 压铸 传热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腔导热式压铸头空腔传热导热式压铸模具,所述的空腔导热式压铸头,包括锻造压头,与所述的锻造压头固定连接的压头导热部,以及与所述的压头导热部固定连接并进行热交换的压头循环水箱,其中,所述的锻造压头内形成有压头传热导热腔,所述的压头导热部内设置有与所述的压头传热导热腔相连通的压头导热通道。采用本发明的空腔传热导热式压铸模具,在锻造压头设置真空导热机构,能有效控制锻造压头的温度,防止其与产品粘连,提高产品质量,所述的锻造压头可采用模具钢等制成,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避免压铸时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腔导热式压铸头及空腔传热导热式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挤压铸造又称为液态模锻,是基于铸造和锻造发展起来的一种少无切削加工的新型金属加工工艺挤压铸造是一种先进的近净成形工艺,熔融金属液在高压下凝固和塑性变形,铸件组织致密、力学性能接近锻件水平,很多力学性能要求高的铸件选择挤压铸造成型。但是,挤压铸造由于金属液浇注量难于控制,成型过程中常存在铸件尺寸不均匀或者浇不足,容易出现缩松和裂纹。
而且,压铸头在于熔融金属液接触并挤压后,在取出成品时,由于成品与型腔尤其是压头之间粘接较紧,往往需要采用专用的脱模工具才能完成,且一般多为人工手动操作,人工的劳动强度很大、成本也很高。同时,制备的产品与模具间也存在粘结较紧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腔导热式压铸头,能有效控制配合型面到温度,易于成型后的脱模。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腔传热导热式压铸模具,其能有效快速将型腔表面温度控制,避免产生黏连。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腔导热式压铸头,包括锻造压头,与所述的锻造压头固定连接的压头导热部,以及与所述的压头导热部固定连接并进行热交换的压头循环水箱,其中,所述的锻造压头内形成有压头传热导热腔,所述的压头导热部内设置有与所述的压头传热导热腔相连通的压头导热通道。
所述的锻造压头包括前端形成有配合型面且内部形成有内腔的压柱,与所述的压柱的后端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柱,其中,所述的连接柱和压柱将所述的内腔密封构成所述的压头传热导热腔。
所述的压头传热导热腔内设置有轴向支撑柱。
所述的压头导热部为板状或筒状,在所述的压头导热部内设置有内支撑柱。
所述的压头导热部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压头导热通道连通且分布在所述的循环水箱内的压头散热支管。
一种空腔传热导热式压铸模具,包括内表面形成有型腔的型板,与所述的型板对应设置且固定连接的型板承重板,液压油缸,以及所述的空腔导热式压铸头,其中,所述的型板和型板承重板上对应设置有环形通道,所述的锻造压头的前端匹配地插入所述的环形通道,所述的锻造压头的后端与所述的液压油缸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的散热机构包括型板与型板承重板间隔设置构成的传热导热腔,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的传热导热腔相连通的导热通道的导热部,以及用于与导热部进行热交换的循环水箱,所述的传热导热腔和导热通道构成密闭空间,所述的传热导热腔至少形成在所述的环形通道环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传热导热腔被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传热导热腔分别设置有导热部并分别或部分共用或全部共用地对应设置循环水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热部为板状,所述的导热部包括对应焊接连接的上导热板和下导热板,在所述的导热通道内设置有多个将所述的上导热板和下导热板支撑固定的支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热部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导热通道连通且分布在所述的循环水箱内的散热支管。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波热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波热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58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器的故障确定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虹膜图像采集方法及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