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土壤团聚体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25504.0 | 申请日: | 2018-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0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肖海;张伦;夏振尧;杨悦舒;李铭怡;许文年;彭逗逗;洪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 土壤颗粒 烘干 预处理 双氧水去除 破碎机制 土壤样品 原始颗粒 有机质 分散剂 土壤 | ||
一种测定土壤团聚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得到烘干后的土壤样品;步骤2:得到经过不同破碎机制下预处理后大于0.05 mm的土壤颗粒并烘干;步骤3:获取不同径级土壤团聚体含量;步骤4:分别对步骤3各孔径的土壤颗粒加入双氧水去除颗粒中的有机质,采用分散剂进行分散;步骤5:分别获取各径级中土壤原始颗粒含量;步骤6:得到各径级下土壤纯团聚体含量;步骤7:完成土壤团聚体的测定。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测定土壤团聚体的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其他因素的团聚体测试结果的影响,更真实地反应团聚体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团聚体实验领域,尤其是一种测定土壤团聚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源于土壤团聚体是土壤功能和结构的基本单元。土壤团聚体是指土壤颗粒经凝聚胶结作用后形成的个体。土壤侵蚀导致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研究表明土壤侵蚀的发生与土壤团聚体破坏密切相关。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表征土壤抵抗外力(如耕作、降雨或者风力)作用破坏的能力。它与土壤侵蚀密切相关,表征土壤抵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肥力及土壤退化的重要指标。
由于目前存在多种测定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方法,但是由于各种方法的侧重点不一样,均有一定局限性。比如常用的干筛法和湿筛法没有考虑团聚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破坏机制,而考虑了团聚体破碎机制的LB法(Le Bissonnais)只选取5克3-5毫米的土壤团聚体进行快速湿润、预湿润后震荡以及慢速湿润三种处理,无法完全体现土壤全样在不同破碎机制下的团聚体稳定性。此外所有这些方法均未考虑将土壤原始颗粒从各径级的团聚体中剥离出来,而是将此径级范围内的原始土壤颗粒视为土壤团聚体,这显然有悖于土壤团聚体的概念,也会影响团聚体稳定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定土壤团聚体的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团聚体稳定性测试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土壤全样团聚体破碎机制且完全没有考虑消除土壤原始颗粒影响的问题,操作简单、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其他因素的团聚体测试结果的影响,更真实地反应团聚体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定土壤团聚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土壤样品经风干处理后置于40℃的烘箱内一定时间,确保土壤各径级团聚体初始含水率一致,得到烘干后的土壤样品;
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烘干后的土壤样品进行不同破碎机制的预处理后,将土壤颗粒转移到孔径为0.05mm筛子中,浸没在质量浓度为95%酒精中上下震荡20次(振幅2cm);将保留在筛子中的土壤颗粒转移至烧杯中在40℃温度烘箱内烘40-50h,得到经过预处理的土壤颗粒;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经过预处理的土壤颗粒过孔径为5mm、3mm、2mm、1mm、0.5mm、0.25mm、0.1mm和0.05mm筛,获取>5mm、3-5mm、2-3mm、1-2mm、0.5-1mm、0.25-0.5mm、0.1-0.25mm和0.05-0.25mm径级土壤颗粒含量;
步骤4:分别步骤3中对各孔径的土壤颗粒加入双氧水去除颗粒中的有机质,采用分散剂进行分散,确保所有土壤颗粒均处于原始颗粒状态;
步骤5:将步骤4中经分散后的土壤颗粒在酒精浸没条件下过相应孔径的筛,将留在筛网上的土壤颗粒在40℃温度下烘干,分别获取各径级中土壤原始颗粒含量;
步骤6:将步骤3获取的各径级的分散前土壤团聚体含量减去步骤5获取的各径级分散后土壤原始颗粒含量,得到各径级下土壤纯团聚体含量;
步骤7:将步骤6获得的各径级下土壤纯团聚体含量除以总土壤重量得到各粒径下土壤团聚体百分比,即完成土壤团聚体的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55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