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硝基苯酚异构体检测阵列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24673.2 | 申请日: | 2018-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9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袁智勤;杨宏伟;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张洪年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基 苯酚 体检 阵列 | ||
1.一种硝基苯酚异构体检测阵列,其特征在于,是β-CD与巯基十一烷酸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β-CD与组氨酸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和β-CD与谷胱甘肽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构成的检测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硝基苯酚异构体检测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β-CD与巯基十一烷酸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的合成:在搅拌下,首先将100 μL浓度为1M的NaOH溶液和24 μL浓度为8 wt%的THPC溶液与8 mL超纯水混合5分钟,然后添加96 μL,Au3 +浓度为0.1M的HAuCl4溶液;然后,加入100~300 μL,浓度为10 mM 的SH-β-CD溶液以获得 β-CD保护的金纳米颗粒溶液,在室温下再搅拌15分钟后,将溶液冷却至4 ℃过夜老化后,将β-CD保护的金纳米颗粒溶液与0.2M,pH值为 9.2的碳酸盐缓冲液和0.1M 的巯基十一烷酸乙醇溶液混合1~4小时以获得 β-CD与巯基十一烷酸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纯化处理后以4 ℃储存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硝基苯酚异构体检测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β-CD与组氨酸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的合成:在室温下将1 mL,10 mM 的HAuCl4水溶液与3 mL,0.1 M的组氨酸溶液混合,溶液颜色变为淡黄色,混合物孵育2小时后,加入SH-β-CD且终浓度为1~10mM,并且在30~50 ℃孵育2~3小时后,得到β-CD与组氨酸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纯化处理后以4 ℃储存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硝基苯酚异构体检测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β-CD与谷胱甘肽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的合成:先合成谷胱甘肽官能化的金纳米簇,然后再用配体交换法,加入SH-β-CD且终浓度为1~10 mM,并在30~50 ℃温育2~3小时,得到β-CD与谷胱甘肽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纯化处理后以4 ℃储存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硝基苯酚异构体检测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β-CD与巯基十一烷酸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用10 KDa截止超滤管,所述β-CD与组氨酸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用3 KDa截止超滤管,所述β-CD与谷胱甘肽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用10 KDa的截止超滤管,离心10~30 min进行纯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硝基苯酚异构体检测阵列,其特征在于,分别取所述三种金纳米簇于pH=7~8的缓冲体系中,以10 μM 的终浓度加入硝基苯酚异构体,反应10~30 min,β-CD与巯基十一烷酸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β-CD与组氨酸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和β-CD与谷胱甘肽双功能化的金纳米簇分别以382 nm,370 nm,421 nm为激发波长进行荧光测试,记录其荧光光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硝基苯酚异构体检测阵列,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记录的荧光光谱,将其转化为荧光强度相对增加模式 (I-I0)/I0,I为加入硝基苯酚异构体的荧光测量值,I0为不加入硝基苯酚异构体的荧光值,构建一个三种纳米簇×三种异构体×至少五次重复的训练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硝基苯酚异构体检测阵列,其特征在于,将所有数据导入SPSS16.0中对其进行线性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而区分硝基苯酚异构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46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