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IE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22616.0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马玲;白杨;路敏;何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中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249/02 | 分类号: | C07C249/02;C07C251/24;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张宏 |
地址: | 03061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ie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具有AIE性质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化学式为:C14H8Br2N4O6·2(C2H6OS),其中C2H6OS为二甲基亚枫(DMSO)。将水合肼缓慢加入3‑溴‑5‑硝基水杨醛的无水乙醇中,混合搅拌;水合肼和3‑溴‑5‑硝基水杨醛的摩尔比为1:(4~6);搅拌过程中,滴加1~5滴6mol/L硫酸,加热回流搅拌2小时;反应完成后抽滤并用水/乙醇混合溶剂洗涤沉淀物,抽滤得到固体产物(C14H8Br2N4O6),将该固体产物溶解于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得到的晶体即为所述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AIE效应并且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对H+有不同的响应,化合物C14H8Br2N4O6·2(C2H6OS)可作为pH荧光探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并且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对H+有不同响应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聚集诱导发光(AIE)为特征的发光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通常,发色团聚集对发光过程有两种影响,即聚合引起的猝灭(ACQ)现象和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一般情况下,有机发光材料在稀溶液中表现出现强烈的荧光现象,然而在聚集状态下则呈现出微弱荧光甚至无荧光,这是ACQ现象。有些化合物分子,在溶液中几乎不发光,但在聚集的状态下发光增强,由于此发光增强是由化合物分子聚集所导致的,这类现象定义为“聚集诱导发光”(AIE)。聚集诱导发光(AIE)的研究在近十年得到了极大发展,在AIE体系中,聚集体的荧光往往比它们各自的荧光强度大。相较于ACQ现象,AIE现象更加受到大家的关注,目前,具有AIE效应的光敏器件在固态发光器件、生物成像、离子鉴别、分子离子传感器等科技前沿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市场。
目前报道的AIE分子大多数基于多苯基噻咯,四苯基吡嗪等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制备过程繁琐,分离困难。能选择性检测H+离子且具有AIE效应的水杨醛希夫碱类化合物还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检测H+离子,且具有AIE性质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AIE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4H8Br2N4O6·2(C2H6OS),其中C2H6OS为二甲亚枫(DMSO),C14H8Br2N4O6的结构式为:
所述化合物C14H8Br2N4O6·2(C2H6OS)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α=85.578(5)°,β=85.942(5)°,γ=86.310(5)°。该化合物分子结构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与希夫碱双键紧邻的氮原子之间存在分子内氢键;化合物主体分子C14H8Br2N4O6在同一平面上,且沿c轴方向,化合物分子呈线性结构排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述AIE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中学院,未经晋中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2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